別人都在練武,你修仙長生?

第31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求收藏)

趙易站在劍身,浮於虛空當中。

他看著朱雀的身影回到了玉京城中,嘴角才流露笑意,收回了目光。

放過朱雀,倒不是趙易心慈手軟,只是因為朱雀還有她的用處。

朱雀與五位真人一併來到臥龍山,現在只有她一個人龍象境界武者活著返回玉京城,以元帝多疑的性格,即便是再信任朱雀,也會對其產生猜忌,朱雀就算不被怪罪,也得受到打壓。

朱雀現在是暗衛統領,魔主是暗衛副統領。

若是朱雀被打壓,魔主便能夠趁機爭奪更多的權利。

趙易御劍返回臥龍山腳,發現懷澈已經躺在地上,趙易面色劇變,神識探查之下,發現懷澈只是睡了過去,這才緩和過來,懷澈到底是見識過大風浪之人,在確定性命無憂的情況下,就在幾位真人屍體邊上呼呼大睡。

趙易與懷澈一併上山。

王相卿站在山門口,他也為真人境界,自然感受到山下的戰鬥,但是心想趙易既然出手,他也幫不上什麼忙,此時看到趙易帶著懷澈前來,也是吃了一驚。

“懷閣老,你怎麼大半夜逃到天師府了?難不成元帝覺得你功高震主,準備卸磨殺驢,真的要殺你?”

王相卿他與懷澈交情很深,二人在邊關幽州曾經共同出生入死,因此沒有顧忌,調侃道。

“除了狗皇帝還能有誰?”

懷澈也是沒好氣的罵道,也不和王相卿過多解釋,畢竟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多,反倒是越危險,

“困了,睡一覺,明早還要回玉京城。”

懷澈打了個哈欠,徑直的走向天師府的客房。

王相卿一愣,有些回不過神。

元帝都要弄死懷澈,他還敢返回玉京城?

難不成回去找死?

“師兄,我剛弄死了五個元帝手下的真人武者,您受累去收拾一下屍體,別忘了明早給懷閣老叫兩輛馬車,讓他帶回玉京城。”

趙易跟在懷澈身後,與交代王相卿交代道。

聽到這話,王相卿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露出滿臉的困惑。

元帝手上總共能有幾位真人,現在被你一下子弄死五個?

還敢讓懷澈帶回玉京城?

按照元帝的性格,便是將懷澈碎屍萬段,都算是皇帝開恩了!

王相卿想不明白,乾脆也不想,嘆了口氣後,匆匆下山去了。

房間中只有下趙易與懷澈兩人,趙易才是問出心中的困惑:“懷閣老,元帝為何要秘密追殺你?”

懷澈苦笑道:“自然是我發現了她不為人知的秘密,相信殿下您也發現,元帝的手上,出現了很多從未見過的真人境界強者,而詐死的監正,力量也是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現在的元帝,手上的武道力量,空前的強大。”

說到這裡。

懷澈看向趙易,即便是元帝機關算盡,培養出這麼多真人境界,但是在趙易的面前,卻也如土雞瓦狗一般,隨手可破,即便是親眼所見,懷澈都懷疑是自己出現了幻覺。

“不錯。”

趙易點頭,這個問題也是他心中的困惑之一。

若是元帝能夠持續量產真人境界武者。

對於趙易來說,也是一個的威脅。

“這世上有一種妖獸,名為血蝠,根據資料記載,此妖獸可吞噬人體氣血,消化小部分之後,能將大部分儲存在身體當中,形成血丹。此血丹對於武者來說,是最猛烈的寶藥,若積攢上萬人類的氣血,甚至能夠幫助龍象境界的武者衝破玄關,進入真人境界。”

懷澈幽幽說道:“當初被那些虎威衛斬殺的百姓,他們就是被血蝠給吸乾了氣血,元帝之所以在我之前,派遣元武長前去檢視,為的就是防止血蝠的訊息走漏。”

“您是說元帝掌握血蝠,透過血蝠的血丹,來培養真人境界武者?那她培養這麼多真人武者,需要殺多少人?”

趙易皺眉,他沒有想到元帝培養真人武者的方式居然這樣血腥,慘害無辜百姓,若是此事被揭發出來,豈不是惹得民怨四起,江山不穩。

“元帝雖然殘暴,倒也沒有如此滅絕人性,也害怕揹負萬古罵名。”

懷澈搖頭,繼續說道。

“根據我的調查,在幽州邊關,元帝會放置血蝠,畢竟邊關多動亂,死人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動用血蝠不會有人懷疑。除此之外,還有抄家的死囚,元帝都會用來秘密培養血蝠,凝聚血丹。”

“上一次,元帝本意是除掉劫取官鹽的土匪,以他們的氣血培養血蝠,不曾想那些虎威衛不願意費此功夫,才殘害了無辜百姓。”

“原來如此,她倒也還算保持理智,沒有做出自掘墳墓的事情。”

趙易點頭,接著說道:“但是,若是元帝有一天丟掉了底線,不再顧忌什麼百姓名聲,那整個大乾,怕是要徹底的陷入黑暗了。”

“不錯!”

懷澈點頭,神色凝重道。

“這也是我最擔憂的事情,但凡世間帝王,即便年輕時候雄才大略,但是年老時都不可避免的走向昏庸,元帝如今本就是武道真人,再活幾十年沒有問題,她現在能守住底線,他日大限將至時未必能守住!”

“因此,我動用自己隱藏在暗衛當中的棋子,找到了元帝在秘密培養血蝠的地點,一把火燒死了元帝大部分的血蝠。”

“元帝吃了啞巴虧,自然不可能嚥下這口氣,趁著今夜要將我秘密除掉,幸虧我在有臥底秘密通風報信,才及時逃離,撿回一條性命。”

說到這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