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騰微電子這樣的小公司採用‘二選一’的方式,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一名高管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在他看來,叄鑫作為全球螢幕面板行業的巨頭,採用這種針對性的策略對付一家剛剛起步的華國公司,顯得有些小題大做。
更何況,實施“二選一”策略意味著叄鑫必須在螢幕價格上做出讓步,以穩住合作伙伴的心。
這種讓利行為,對於叄鑫來說,無疑是一種利潤上的損失。
“哼!小公司?你可知道,華騰微電子已經能夠自主批次生產柔性OLED螢幕了!這樣的公司,還能算是小公司嗎?”李載明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譏諷。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高管們,繼續說道:“我們必須將一切威脅扼殺在搖籃之中,絕不能讓它對我們叄鑫造成任何威脅!”
李載明的態度非常堅決。在他看來,華騰微電子的崛起已經對叄鑫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
如果不及時採取行動,未來可能會更加難以控制。
高管們見李載明已經下定了決心,也不敢再多說什麼,只能按照他的指示去執行。
與此同時,遠在華國的陳通並沒有意識到,一場針對華騰微電子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
此時的他,正透過視訊會議的方式,參加ARM公司的遠端會議。
相較於寶積電的那疏離冰冷的態度,遠在歐洲的ARM公司對陳通顯得客氣許多。
這不僅是因為陳通是ARM公司的股東之一,更因為華騰半導體與ARM公司之間的合作潛力巨大。
最後雙方在經過半個月的協商和談判,華騰半導體終於拿到了ARM指令集和Austin微架構等多項技術專利的授權。
其中,指令集的授權期限為十年,其他專利的授權期限為六年。
而在這些專利授權中,ARM指令集無疑是最為關鍵的。指令集是處理器晶片的核心技術之一,幾乎所有的系統任務都需要依靠指令集來完成。
如果沒有ARM指令集的授權,華騰半導體設計的移動端處理器晶片將難以適配安卓系統。
當然,如果華騰半導體想要徹底擺脫對ARM指令集的依賴,就必須自主研發處理器晶片、作業系統和程式語言,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然而,以華騰半導體以目前的技術實力,這顯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因此,在短期內,華騰半導體仍然需要依賴ARM公司的技術授權,來保證公司後續幾年的發展。
除了指令集之外,CPU和GPU的架構授權也是華騰半導體關注的重點。
目前,華騰半導體還沒有能力自主研發CPU和GPU架構,因此必須透過購買授權的方式來設計晶片。
如果將移動端處理器晶片的設計比作烹飪,那麼ARM公司提供的架構授權就是未經加工的食材。
如何將這些食材烹飪成美味佳餚,就要看晶片設計廠商的技術水平了。
目前,ARM公司最新發布的架構是A75和MaliG75。
然而,這兩個架構的效能提升並不顯著,導致採用它們的移動端處理器晶片並不多。
相比之下,現在的A73架構仍然是ARM公司最受歡迎的架構之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