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這片心佛域,他們這些能規避陰冥和仙道,一世世累積修行成果的禪心佛宗弟子,可是很容易為天地不喜的。
天地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不會出現如同人一樣的明顯好惡,可是禪心佛宗的這種修行方式,是在違背天地規則,自然容易被天地壓制。
歲天禪的一道菩薩相,扛不住三種大凶劍道齊出,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如果是在三皈依城內,白池景想要斬了歲天禪的這道菩薩相,至少需要五種大凶劍道齊出才行!
不過,任誰也想不到,這菩薩寺最後“碩果僅存”的兩個僧人,會膽大包天到這等地步。
四面八臂佛陀經,是菩薩寺內的一卷佛經。
但非禪心佛宗一脈所創。
雖名佛經,但實際上是一卷魔經,名為《戲傀儡經》,是從過往的一段歲月中流傳出來的。
後入禪心佛宗,因為其魔性太強,導致多位佛陀入魔,於是便被一拆為四。
菩薩寺這兩個少年僧人,是準備在這堯天養魔。
一如這堯天人間的大小仙門,五大王朝中的修仙者,這兩名少年僧人等人也不懷疑白池景的修行資質。
而因為缺少了對於白池景的過往認知,甚至這兩少年僧人,還認為白池景的修行天賦,是那人間之極的修行天賦——“道身”!
於是,踏足雲空之中,仍舊尋不清自己渡劫成功緣由的白池景,在面前金光一閃後,就發現自己面前突然多了一書籍狀物。
這書籍狀物沒等白池景開啟,它就自行開啟了。
然後,白池景發現自己看不懂。
這應當是一門極為高明的修行之法,不過因為太過高明,所以白池景只是看上面的文字記錄,他都有些頭疼欲裂感。
這是由於資質不足,於是被這法門給婉拒了。
一如名劍會擇主,越是高明的修行之法,也會挑選修行之人。像白池景這種修行資質不如第二等“入道”,劍道天賦靠著後天的彌補,勉強能看一眼的,自然無法被這等法門給看上。
看一眼,頭疼欲裂,是這法門的婉拒。
而要是選擇執意看下去,那麼這法門也不會再阻攔,只是會令看這法門之人直接心力枯竭,魂魄灰飛煙滅。
至於入魔?那是能修行這法門的人,才有的資格。
“好生不凡的法門!”
白池景大驚不已,這是哪裡來的修行之法,竟然高明到了此等地步。
“這恐怕是一卷仙經……”
白池景猜測道。
而且,還是一卷還在那《戰無妄菩提劍仙經》之上的仙經。因為那《戰無妄菩提劍仙經》白池景看起來雖然有些費力,但也不至於如此,連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於是,白池景想了想,將這突然所得的仙經帶上,然後直接往徒劍山趕去。
他要去找第一凌嘉問問。
畢竟,這雖然有可能是自己的機緣,但是看不懂的機緣,還是不要也罷。如果可以的話,藉此報答一下這位絕世仙,也是不錯的。
知恩不報,不是白池景的性格。
而擁有右手掌心那一顆內蘊狀似眼眸之物的珠子的白池景,對於這等法門,也並不是特別在意。
他早晚能創出自己的法!
現在遲遲創不出,白池景覺得跟他當前的修為,也有點關係。
白池景回了徒劍山,沒有遮掩。
若是在此之前,徒劍山弟子對於白池景,是內心複雜的,那麼此時就是更加複雜了。下了一趟山,直接殺了一個擁有四句天官題詩的外相上境,輕易一劍就重創了小道童,此等威名,說一句兇名赫赫也不為過了。
此時,白池景已經向著那一個圈子過去了,不過他還沒靠近,耳畔就響起了一道輕柔軟糯的小聲音:“那經文你就留著吧,既然送給了你,那麼就是你的了。”
這自然是第一凌嘉開口了。
而聽到這個小丫頭的聲音,白池景便停了下來,然後他抱拳一禮,聊表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