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老頭老太們,對於運動的要求並不高。
動作差不多就行了,他們興許也是認為,鍛鍊不過就是運動運動身體,活動筋骨。
沒有將什麼動作標不標準,利落不利落放在心上。
實際上動作的標準,並不是特別重要,最重要的是不算標準規範的動作,會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影響。
這種影響通常來說肯定不是短期之內的,而是日積月累當中形成。
比如一個尋常的動作,跑步。
跑步的動作,按照每個人的習慣,擺拳和抬腿,還有姿勢,這些都是千人千面。
但是如果你長期不抬頭挺胸,如同佝僂一般,駝背低頭跑,一時間肯定不會發現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和影響。
但是長久下來,脊椎和腰椎就會受到壓迫,血管供血不足,頭暈,腰骨痠痛等等症狀出現。
修煉、鍛鍊,這些都是日積月累。
危害身體影響身體,這些也同樣是日積月累。
在陳業跟這些老人家們說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他們全都一把年紀,甚至那個脾氣急躁的小老頭,也多多少少,蒙古族聽得進去。
因為陳業並不是瞎說,他說的話引經據典,挺有道理。
因此老人家們也願意信服,非常感謝陳業糾正他們的動作。
從大年初二開始,陳業就開始了和這群老人家的太極鍛鍊。
在糾正對方動作當中。
陳業驚人地發現了一件事情,就是自己3點/天的提升速度,並沒有停止,即便自己並沒有參與修煉。
這也許是因為,在糾正並且指導對方打練太極拳的時候,自己也是投放了心念和意志上去。
這種啟用身體指數提升狀態的情況,隨著自己在修煉一途上循序漸進。
並且對於太極拳的理解還有打練,已經到了另外一種層次,從而在指導他人修煉的過程當中,自己相當於也從意識之中修煉了一遍。
雖然來說,有時候教導別人,相比較於自己打練更加費心費力。
但是陳業身處不同的位置,能體會到不同的感覺還有風景,這一點,也是他非常熱衷的。
“不錯不錯,通伯,你進步很快,以後你可以帶隊了!”
陳業挑出一位身穿棉服名叫通伯的白頭老人,這幾天以來,他的進步非常快。
陳業一問,才知道這位通伯以前在武術館待過一兩年保安,很多理論上的東西自己都或多或少聽過,也有一些武術的基礎。
透過陳業的指導,他就能迅速識懂並且做的比較優秀。
初七這一天,就差不多要回家了。
這幾天以來,他過得也比較充實。
每一天早上5點起床,在村子裡吃了個早餐,然後就帶隊進行鍛鍊,一直到上午差不多9-10點。
老人家們就開始解散,也並不能夠完全說是解散。
因為他們當中有好一部分人,從鍛鍊太極的隊伍裡離開後,轉頭又聚集在了牌桌上。
陳業也覺得有點興趣,有點意思,他們玩的是四人地主,或者鋤大地(大老二),有時候沒到中午時分。
陳業會在這裡看上那麼一看。
通常他也會玩,並且總是贏多輸少,不過村民們倒也不像網路上傳得那麼恐怖。
什麼大年初一下三公,初二買票廠打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