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兩塊一兩塊這樣玩。
贏得最多的一次,陳業才足夠買兩瓶紅牛而已。
陳業或許明白了,他們只是純粹用這種娛樂的方式打發時間,並不是為了贏錢。
實際上陳業也挺嚮往這種生活狀態。
等自己賺夠了錢,也願意享受這種生活。
物質橫飛的時代,到底賺多少錢才能夠完全滿足自己的需求慾望?
一百萬?陳業也抓不準。
只是這種平淡的生活,他也是一時興起,很多時候突發奇想的事情。
並不容易實現,也並不一定適合自己。
老家多了不少人拜訪。
陳生和林梅,還有陳業奶奶一時間也非常奇怪。
雖然同在一個村子裡,但這個村並不是什麼同姓村,互相住得也比較遠,平時也就就近幾戶人家互相有所往來。
和村口南邊的村民,陳業的奶奶也並不是非常熟,僅僅只能夠稱得上是認識並且面熟罷了。
甚至名字也根本不知道。
現在即便是稀疏一些的親戚,也基本上不知道對方的名字,更別說是同一條村相隔比較遠,平日裡根本沒有接觸的村民了。
陳業奶奶一問,才知道,這些同樣上了年紀的村民,是因為陳業,才專門過來拜年的。
陳業在其他小事情上面,對其他人,特別是不認識的陌生人沒有一點耐心,但是在修煉一途上。
更何況充當指導者,充當面相修煉的第二視角,他能夠享受到修煉過程當中給予的身體指數提升加速。
再說了,武術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為了強身健體。
並且其中還有一層深厚的祖國文化底蘊在裡面,無論是指導者還是學習者。
陳業身處這麼一種狀態,他也是非常有必要和責任,將武術,將太極以自己的能力傳播。
雖然僅僅是在十幾個小老頭的鍛鍊封閉圈子裡傳播指導。
但在他看來,已經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短短的五六天裡,就陸續有人聽說,村裡東邊陳生家孩子,精通太極武術,每天早上在村口準時鍛鍊。
也吸引來了不少人。
從原本的十幾個人,發展到了後來的二十幾人。
陳業認為,這些就是武術的傳播。
自己將太極的要點和規範傳授予他們。
以後,有新加入鍛鍊的村民們,他們就能夠充當前輩、前人的角色,指導並傳播開來。
而他們如果是將此教給後代學習,那麼從上一輩到下一輩的知識文化跨度,這就是成為傳承。
祖國少年的傳統文化,就是一步一步傳承創新,才逐漸演化為現在這個樣子。
陳業感覺自己好像也成為了文化當中的一員。
這種感覺,是以前沒有嘗試過了,有一種隱隱約約的自我滿足感。
所謂薪火相傳,可能也有這麼一兩分意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