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河岸邊,陳敘與一張模糊的虛幻臉孔面面相對。
還不等他釐清心中諸般念頭,對方先開口了。
“我沉寂三百年,也有百年未曾再品讀如此上佳的新詩了。”虛幻身影注視陳敘,輕嘆一聲,“人死後,總是容易忘記許多東西。”
這句話很有意思。
什麼叫“人死後總是容易忘記許多東西”?
陳敘略遲疑片刻,回應道:“前輩忘了什麼?”
“那可是有很多很多。”虛幻身影道,“譬如我的姓名,我的來歷,我生平一些事蹟。便連我著過的書,我也只記得半本咯。
若是再忘記更多,再過千百年,我之英靈便也要消散於天地。
世間安得長生法?呵……”
陳敘沒想到會得出這樣一個回答。
想到伍正則說過,道家只修今生不修來世,或得千八百年壽。
儒家雖極難提高壽命上限,但卻可英靈長存世間。可如今看來,這個長存也是要打些折扣的。
陳敘不由問:“那前輩欲待如何?”
“我想重新記起一些,能記多少是多少。這個馮家的進士帶了九世傳薪燈過來,可續我四十五年記憶。
但這還不太夠,我需要一個引子。
世間俊彥,不論是以詩還是以文,但凡能引得我內心觸動,便能撕開我矇昧的迷障。
你的新詩方才已經讓我有了一些朦朧回憶,但我還是有些捉摸不透。”
陳敘細聽著,漸漸對於儒家英靈有了更多理解。
說實話,或許是由於近來常遇鬼神,這使他不由自主便多做了幾個鬼怪吃人的暢想。
眼前英靈雖然半點沒表現出惡意,但陳敘還是忍不住設想:對方所說“需要一個引子”,該不會是下一瞬就張開大口要來吞吃他罷?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想多了。
自修行以來,他就許多許多次都想多了。
但心懷警惕這個事兒,你九十九次做到了,凡有一次沒做到,便不算是真的警惕。
因而陳敘永遠保留被害妄想的作風,做好隨時可以發動神通離開幽冥的準備。
而後陳敘問:“前輩記起了一些什麼?”
“我記得,我生前曾有過一個妻子。”對方說,“她、她不是人。”
“什麼?”
“她是狐妖,她有妖氣,她的妖氣甚至破壞了我萬邪不侵的法體,使我抱負未成,便先離世。
因而我才忘記得格外多,比他們忘記的……還要多。”
英靈口中說著自己離奇的生前往事,情緒卻沒有太大起伏,只又道:
“現今我記起了一些,卻有些想不明白。
我一生懷有極大抱負,欲得逢明主,匡扶社稷於危難。
又究竟是什麼?竟令我甘願放棄自己的理想抱負,以妖為妻,即便被其損傷法體也絕不分離。
我不信是因為被狐妖迷惑,我乃大儒,若非我心甘情願,誰能惑我?”
他是大儒。
是大儒英靈!
僅只是“大儒”二字,竟自有一股說不出的懾人氣勢自冥冥中蓬勃生髮,令人內心莫名震撼。
陳敘再看眼前英靈,但見其形貌模糊,輪廓間卻似有矯矯風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