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作平妖策,平此蝗妖,不負聖望。】
原來,第三道大題,問的竟是“平蝗妖”之策!
馮原柏曾經對陳敘提到過的“平妖策”,此時果然是在鄉試中出現了。
馮原柏從前說過的“北疆大旱”,如今也同樣是與今次的試題緊密相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馮原柏也算是與羅家的某個長輩一般,押中了此番鄉試考題。
當然,馮原柏的押題同樣十分寬泛,算不得精準命中。
而究竟應當如何解答這個問題,則還需要依靠陳敘自己。
陳敘便坐在號舍中,仔細思考了一整個日夜。
其間,他閉目思索,一動不動,整個日夜間竟是滴水未進,粒米不食!
他如此舉動,在第一個夜晚過去時尚且無人來管。
可等到第二日中午,他還是閉目不動,便有巡考兵丁不得不主動過來探看。
“甲字三十六號,你怎樣了?可要請醫?”
請醫的問題,如今也終於輪到陳敘身上了。
陳敘仍然閉目不動,但總算開口回應了一句:“多謝,不必。”
過來探問的幾名兵丁被他拒絕,便不由得互相對視,皆是微微搖頭。
兵丁們離開後,自然免不了在暗中悄悄討論,言語唏噓:
“那位,可是寫出青煙詩的陳敘,真沒想到,他如今居然也出問題了……”
“詩寫得好可不一定文章寫得好啊,出問題也沒什麼稀奇。”
“嘿,你們瞧,那是原先在考場上吐血的羅文煥。這位如今狀態倒是好極,兩日了,只見他數度修改草稿,現今還在寫呢。
文思泉湧似的,一點兒也不帶停的。”
“唉,這般說來,這第三場的策論,反倒是羅文煥更有可能寫出好成績?”
“這,誰知道呢?”
“是啊,誰知道呢?解元之爭,不到最後,當真是誰也無法預料結果啊……”
兵丁們悄聲議論,唏噓感慨。
而同時唏噓感慨的,又何止是貢院裡的巡考兵丁?
鑑星臺上的考官們居高臨下,注視全場,亦同樣難免要感慨幾分。
只是考官要閱卷,有些話不便說得太過明白,即便是同僚間的討論,也往往收斂三分。
如此一個日夜過去了,隔日中午陳敘沒有睜開眼睛,沒有進食。
等到夜間,陳敘仍然沒有睜開眼睛。
再到第三場的最後一日清晨,陳敘還是沒有睜開眼睛。
最後,直到中午——
也就是鄉試第九日的午時一刻,陳敘才終於睜眼,提筆。
而此時,大多數考生都已經將三道試題全部寫完。
距離今次鄉試結束,已只剩兩個時辰!
羅文煥欣喜掩卷,情緒激動。
再看對面沉寂已久的陳敘,他居然終於提筆,開始答題了。
然而此時,經過數日苦心寫作的羅文煥已經對自己擁有了極大信心。
他再看陳敘,心態卻與先前全不相同了。
“陳敘,只怕是才盡於此了……”羅文煥心想。
當然,雖是如此心想,羅文煥卻仍然忍不住要悄悄地多關注陳敘幾分。
他開始在心中計數,測算陳敘最後用了多長時間來答題。
一刻鐘、兩刻鐘、半個時辰……一個時辰。
直到一個半時辰後,羅文煥甚至都開始走神了,他已經在心中默數還有多久收卷——
忽然,便見一道紫光沖天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