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妖易,絕妖難,斷其根本更是難上加難。
可若依照陳敘策論所行,絕蝗災之根本,卻是可以做到的。
馮興細看文章,初看驚豔,二看震撼,等到第三次再看,卻忽然覺得,這哪裡是什麼鄉試平妖策?
這分明是一篇“天道初解”,其中微言大義,每一處剖析都能令觀者生出全新感悟。
雙方對答,馮興越問越是心驚。
實在忍不住,他不由便試探出聲。
陳敘聽明白了馮興的言下之意,這一瞬間,他其實是動過念頭,要將季微子這位大儒的虎皮拉出來的。
但一個謊言的建立往往需要更多謊言來周全。
季微子英靈仍存,陳敘今日扯了他的虎皮,焉知來日不會傳到他的耳朵裡去?
雖說季微子很早之前就有要給陳敘做靠山的意思,他大約也不會拆穿陳敘。
但是,又何必如此呢?
有些問題,與其明確回答,不如多給旁人留一些想象空間。
陳敘沉吟了片刻,做思索狀,而後說:
“請宗師明鑑,學生自來好於夢中讀書,有時在夢中甚至會有堪破宿慧,得見前世之感。
我也喜好聽風、觀雨,瞧見過雨後蟾蜍躲藏在淺水泥灘旁,吃蚊蚋,捉草蜢。
看得久了以後,又會發現有毒蛇潛伏於草叢,捕食那蟾蜍青蛙。
俗語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雀捕食螳螂,卻又會被蛇捕食,而蛇又被老鷹捕食。
鷹是天空霸主,看似幾乎沒有天敵,可若是地上蟲蛇草獸等物都被捕殺殆盡,老鷹沒有了足夠的食物,也要繁衍艱難。
天生萬物,總是環環相扣。
蝗蟲既是萬物中的一員,又豈能不在彀中?
細想來,這一切不過是師法天地罷了。
學生淺見如此,還請宗師指正。”
好一句“師法天地”!
陳敘不急不緩,娓娓道來。
他雖然一篇文章引來紫煙,但並無年少成名的輕狂,此時態度穩重,面對考官也表現出了應有的謙恭。
說完話,他拱手行禮。
馮興怔在座椅上,聽得正入神。
直到陳敘拱手,他才連忙站起來,一伸手便托住陳敘道:“不敢當這一聲宗師!
敘之……對了,我可以如此稱呼你罷?”
陳敘自然說:“宗師抬愛,豈有不能?”
馮興哈哈一笑,再看陳敘,忽覺自己方才站起身的時機竟還晚了些。
他就應該在陳敘登上鑑星臺的那一刻,便站起身來才是!
馮興心中帶著幾分懊惱,又回味陳敘文章內容,真恨自己此刻仍在鑑星臺上。
畢竟是眾目睽睽之下,有些話卻是不好說。
最後,馮興還是在貢院再次關閉前讓陳敘離開了。
雖然因為陳敘文章生紫煙,解元之位已是既定,但其餘排名還需要考官仔細閱卷,再做選取。
陳敘在人群的最末尾,離開了考場。
與此同時,玉京天都。
天南道鄉試考場上,有人一篇文章引來紫煙升空,此訊息已然透過符文密陣,傳達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