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吹個牛,咋就成軍火商了

第11章 民用科技

葉源瞪大雙眼看向系統展示頁面。

只見映入眼簾的赫然是列民用黑科技。

【民用F級科技樹啟用條件:1億系統幣(扣款);可製造產品有新能源超級電池、民用超智慧AI晶片、碳纖維超複合材料、超高強度鋼絲】

看著展示出來的4種民用黑科技,葉源當即陷入到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從資料簡介上來看,這些東西要比現階段同型別產品要強2倍以上。

如果能把這些東西整合起來做成一個暢銷產品的話。

那日後自己的鈔票還不是大把大把往回賺?

錢賺得多了,那解鎖的科技就會更多!

在自己沒有實力保護好自己之前,還是先踏實搞一波民用產品比較踏實。

不然,萬一國安局那幫人再找上門來的話。

自己廠子裡的那些超科技裝置都不好解釋。

想到這裡,葉源連忙起草了一份創業計劃書。

他先用1億系統幣成功啟用民用F級科技,然後開始認真分析4種黑科技的資料和效能。

新能源超級電池是一款行動式、輕便式的高效能壓縮能源包。

這種能源包只有一個手提箱大小,但一次卻可以儲存300度電量。

按照鷹醬國最先進的特拉思電動汽車來做比較。

它充滿電的電池可以儲存100度電,理論行駛里程為600公里。

經過計算,跑100公里需要的電量=100÷6=16.66度。

而葉源這款電池的儲存量是它的3倍,而體積卻連它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特拉思在內的所有新能源電車,它們的電池包充電時間都是最大的硬傷。

還是拿特拉思來舉例,使用家庭充樁充滿電要8至10個小時,使用超級充電站是40至60分鐘,使用第三方付費充電樁需要1.5至於2.5個小時。

這些充電時間對於那些車主而言,等待充電簡直就是等於在浪費生命。

畢竟傳統油車5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電動車卻足足付出了幾十倍的時間成本。

這個硬傷也是勸退潛在使用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葉源這個電池包就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充滿一次電僅需5至10分鐘,而且真實續航力就是理論標註數,唯一不足之處是它需要專業的配套充電樁。

“這也不算啥缺點,畢竟油車還得去油站加油呢!”

“而且這個加電站建設要比加油站便捷多了!”

想到這裡,葉源又設想將民用超智慧AI晶片、碳纖維超複合材料技術應用到造車之中。

沒錯,葉源就是想整合所有科技後,製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車。

畢竟坦克生產線是現成的,只要稍微進行一些引數修改,就可以直接將其變成汽車生產線。

只不過,那個超高強度鋼絲該怎麼用葉源還沒想好。

先不管它了,先想辦法搞出來電動車再說。

隨後,葉源認真計算了一些造車成本。

想生產這些民用科技材料,除了花費1500萬系統幣兌換生產裝置外,還需要額外購買少部分稀有材料。

這樣核算下來,一輛車的成本摺合成種花幣是13000元,其他現實中可購買的材料、配件的費用,成本在5000左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