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夫拿著半節幹虎鞭匆匆離開。
王大慶處理完下午買的年貨,才安心入睡。
凌晨兩點多醒來後,他帶上鶻鷹和揹包,趕著牛車順利與李大夫匯合,一起沿鐵軌前往隔壁公社。
五點多抵達大寨醫院。
因為緯度原因,這時天光大亮。
李大夫去找學長,很快拿到了介紹信,他們繼續前往小河屯。
早晨七點,抵達小河屯。
小河屯地理位置優越,既靠近獵區,又有大片平原耕地,人口比民主屯還多,到處是房屋。
雖然冬天不能種地,但畜牧業照常,因此屯裡道路上依然有不少行人。
王大慶很快問到了王北、王南兄弟的家。
“你就是王大慶?長得真俊。”王北豎起大拇指。
“不虧是姓王,夠種。”王南也笑著誇。
王家兄弟是郭蘭英婆家的堂小叔,事情經過早聽說了,一見到王大慶就滿臉讚揚。
王大慶下了牛車,心裡感慨。
這兩兄弟在饑荒年代是怎麼長的,體格一個頂三個李大夫,力氣更不用說,如果配合默契,拿冷兵器都能跟老虎硬碰硬。
他帶著李大夫,給兩人各送上一包大前門:“這趟要麻煩兩位哥了。”
“生份了。”王北笑著擺手。
“對啊,我們兄弟倆今年二十六,看著比你大,叫哥就好了。”王南豪爽道。
王北、王南兩個大老粗,文化水平不高,最遠也只到過縣城,不懂‘同志’的含義。
“北哥、南哥。”
王大慶沒讓人難堪,順勢改口,“這位戴眼鏡的小夥子,是我們民主屯的知青醫生,叫李曜。”
醫生能救命,是個正常人都知道重要性。
王家兄弟立刻一人抓住李大夫一隻手,親切問候,語速快得像機關槍。
李大夫招架不住,只能無聲向王大慶求救。
王大慶裝作沒看見。
人的社會交際就是要自己鍛鍊。
尤其醫生這種天天與人打交道的職業,更不能靦腆,出手相幫反而壞事。
“對了,我是大寨醫院吳主任推薦過來的,跟王知青一起……”李大夫鼓起勇氣插話。
“什麼知青不知青的,我兄弟倆就是大老粗。”
“李大夫想來就來,不需要人介紹。”
兄弟倆雖然誤會了,但無意中也把李大夫順利歸入了打獵隊伍。
王大慶在旁暗自盤算。
‘醫生’身份,竟然可以無條件混進大寨狩獵隊?
那是不是自己也可以搞個身份?
反正他前世今生,枕邊讀物就有三大奇書之一《赤腳醫生手冊》,理論絕對過關,只要多跟李大夫混點實踐,騙過去也不難。
如此一來,狩獵收穫肯定比留在民主屯更穩定。
幹它個五年,攢下原始資金,等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直接一飛沖天。
“走走,咱們出發了。”王北話鋒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