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是個悲劇!”夏炎玥淡淡笑著為其釋言:“兒臣與王妃當初到外面純粹是為著幫難民,自然是身體力行,當然不可能穿錦衣華服去幹勞力活吧。所以一開始,百姓都只當我們是尋常夫妻。朱雀王府每月有多少用度,想必戚太師很是清楚哦。而兒臣更是兩袖清風,即便用盡王府內的家財,也撐不了那麼多難民半月的生計。而難民住的,穿的,吃的,是怎麼來的?之前王大人不是想知道嗎?”
戚太師與王泓自然是沉默不語。
炎玥輕笑了一下,繼續問:“那其他大人可知怎麼來的?”
在座的其他官員都搖了搖頭。
黛玥雖跟他們住了一段日子,可也不曾知道,她也跟著搖頭。
皇上就不喜歡他這故弄玄虛的模樣,直接問:“那是怎麼來的?”
“回父皇,兒臣這娘子曾說上奏到朝廷,再等朝廷批奏下來,然後下達到華城,來來回回都要個把月,可能都餓死好多人,還不如自己親自幹。”
皇后也是好奇了起來:“親自幹?怎麼幹?”
“母后問得好。首先,兒臣先說那難民營的一間間木屋吧,其實那都是出自華城六百八十戶人家捐出來的木材。”
皇后追問:“什麼意思?”
炎玥陡然變了個臉,很是認真地道:“那些木材,實質是我家王妃天天拖著個木板車,頂著個烈日,從早到晚,走遍華城,挨家挨戶地去求人家要回來的。即使天下雨,她也堅持去討木材。全城六百八十戶人家,她全敲過門,全說過話,可華城內的百姓,誰都不知道她就是咱府上的王妃,純粹是被她的好心所感動,而捐出家中多餘的板材來。然後也自發幫她去給難民們搭建木屋。要不是我派了府內計程車兵過去幫忙,他們也不知她就是王妃娘娘。”
聽著聽著,霍詠枝覺得難以置信,忍不住說道:“六百八十戶?她都去求了?菩薩真人啊!她居然有如此毅力!真叫人佩服。”
秀王妃也對小鵠投以敬佩的目光:“就一個人,竟能做到這份上!”
千宰相也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小鵠:這王妃真不簡單。
戶部的楊夫人以及甄夫人都滿意點著頭,嘖嘖稱讚。
就那甄應遠用懷疑的目光看著夏炎玥:有多少是這小子胡謅出來的呢?
可一旁看得發呆的小鵠,對他昂首面對眾人,侃侃而談,言之鑿鑿地為自己開說,自己本應高興,可覺得他是否說得太多,便不斷向他打眼色:夠了,解釋過就可以,其他都不必再說的!
可炎玥似乎沒注意到她的意思,只繼續說他的,而且他似乎說得越發興奮了:“至於吃的嘛,剛開始,我這個笨王妃,居然拿出自己的月錢給難民去買米買麵粉,老百姓見了也就紛紛把家中能吃的也撥了點過來派給難民。這樣就維持了難民在華城的頭一個月的生活。之後丁家老夫人為答謝王妃曾救過她,便出資來相助。於是,難民便有了第二個月的伙食。這樣的女子還能說失德?我這王妃啊,不說還真不曉得,她有一雙巧手,採了郊外的葛藤來製成葛布,分發給難民制新衣。而白家當家偏偏看中了她這門手藝,便成了這樁交易。王妃為了能讓大家有口飽飯吃,便頂了白家的布匹生意,全部收賬都歸入了百姓的口袋,白家賬目上有記錄,我們家的賬上也是清晰顯示,而在布坊幹活的女工也可做證,你們都可一一去問他們收了多少的工錢。我家王妃可無賺一文。如此為百姓的女子,還能說失德?她還親自找人蓋了家小私塾給沒錢人家的孩子去讀書,而她親自去授課,教他們識字畫畫,最後卻被劉家人一把火燒沒了,之後她又去求城內的魯夫子來收了那些孩子,不收束脩去上課,這樣的王妃,還能說失德?”
聽到這裡,英國公夫人搖著手中團扇,臉色很是憤怒,低聲道:“這麼個溫厚心善的女子卻要被這幾張嘴一同懟著,還要受一出又一出指鹿為馬的連環戲,真叫人髮指。虧這些人還做得出這般齷齪的事。”
英國公捋著鬍鬚也搖了搖頭,細語道:“姓戚的一向是名副其實的失德。”
小鵠卻被炎玥如斯形容得,有點羞羞了:哪有他說的那般誇張,確實是挨家挨戶地去要來的木材,可都是芙蓉來拉著,對她而言簡直是九牛一毛。而自己卻真無花什麼力氣。而魯夫子那樁事,還不是他自己談回來的嗎?至於白家的生意,自己怎麼沒賺一文?多多少少也是多收了一點,李總管兼管布坊的加班費用,還有給阿泰充當保鏢送貨的費用,林林總總,難道都不用錢嗎?別把她說得這麼無私啊!
可換個角度,他添油加醋地說得那麼好聽,小鵠心裡還蠻歡喜的,最起碼自己在大家心中也加了分。
戚貴妃一聽到扯上了自己的舅公家,心裡便隱隱作痛,心中多了幾分的慌張:“我是知道老二查出了舅公多年專橫跋扈的證據才把他辦了的,可我怎麼會不知舅公居然明目張膽燒了個私塾,而且還是王妃的?還有這個事!!之前我還千叮萬囑地要舅公他們別跟老二那邊硬碰硬,人家再不濟怎麼也是個皇子啊!!這下壞了!!壞了!”
戚太師也頓時臉色煞白:“怪不得二皇子會那麼快處了劉家人,原來是開罪了王妃啊!!”
“劉家燒了私塾?”見姓戚的臉色不怎麼好看,閔太傅心裡一樂,又乘機來插了個話:“王爺,此話又從何而來的?”
夏炎玥陡地一轉臉,很是為難地看了看戚太師和戚貴妃一眼,猶豫片刻,遲遲不肯開口。
皇上見這小子又在裝模作樣賣弄關子,無非就是要他這個當爹的來開口吧!便順應他催道:“但說無妨!”
得到皇上允許,夏炎玥便微微嘆了口氣道:“父皇,關於這事,其實兒臣本不想在這裡說的。既然父皇要兒臣說,兒臣也只好如實稟報了。原本我家王妃挑了城內一塊地蓋了個私塾的,而那塊地乃當初父皇賞給兒臣的大婚之禮,那與劉家人是扯不上任何關係的。可劉家人卻三番四次地來私塾搗亂,還威嚇王妃與那裡讀書的孩子。我也知道劉家是貴妃娘娘的親戚,也不好亮出王爺的牌子與他們產生衝突,就以痞子的身份,日日守在私塾看著,也好護著自家娘子。原本我是想著好好與劉家老太爺溝通一下,說那可是王妃娘娘的私塾,他們好歹會息事寧人些。可誰知劉家會那般狠心,就在那清晨,派了幾個人來放火了。兒臣還清楚記得那日火光沖天的情景,著實是…那些孩子讀書的地方,就這麼沒了。”
當然他把他們撒石灰的陰招以及王妃去打人的事省略點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