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自辰時伊始,至未時將盡方才結束,從全國甄選來的近百名秀女只挑出區區六人入主後宮。進殿前我們尚身份相同、姐妹相稱;出殿後卻是主僕有分、尊卑有別。
四妃商議少時,便將我們六人分到東西各宮中,香婷竹當然是跟著鄭賢妃去承乾宮,我卻被分至了永和宮。餘淑妃甚得聖寵,弘治撥了長寧宮予她一人住,我自是去不了的,可是怎麼連陳妃的長壽宮也去不成呢?(長壽宮即後來的延禧宮)
餘淑妃看我面色微變,便道:“妹妹,後宮中除了皇后與本宮便是賢妃與和妃兩位姐姐位分最高,皇后此番命你與和妃姐姐同住,足見對你青睞有加,你可要好生珍惜,莫叫她失望。”
我袖中雙拳微握,臉上溫文淺笑,“妹妹謹遵淑妃娘娘教誨,萬不敢辜負皇后娘娘的苦心。”
陳妃瞥了一眼和妃趙姝合,牽著嘴角笑道:“皇上常誇和妃姐姐性子好,妹妹可要多學著點。”
這般挖苦,趙姝合竟也能忍得下,只是輕輕然一笑。
當年,弘治剛娶了太子妃張氏不久,皇太后周氏便派最寵信的太監洪巖輝送來了鄭容初、趙姝合兩位美人。張氏大為不悅,很是打壓了她們一段時日,不過到底是皇祖母親賜,張氏也不敢鬧得太過分。
要說美貌,倆人本不相上下,可趙氏體弱,一年中疾病不斷,不免傷了情致;又不及趙氏有一雙美妙金蓮,因而不如她得寵。且,鄭氏精明圓滑,與趙氏姐姐妹妹的喊得極是親熱;趙氏本分老實,還真以為姐妹情深,明裡暗裡不知吃了多少虧。
雖說最後,鄭容初晉了賢妃,她也得了和妃的位分,但恩寵隆疏,她到底在四妃中屈居下勢。什麼性子好,說白了不過一個忍字。
比尊,她不及皇后;比美,她不及餘淑妃;比年輕,她不及陳妃;比風情,又不如鄭賢妃……她還能如何爭寵,不過靠著那一點柔媚順從,讓弘治在被後宮鬧得心煩時去她那歇一歇腳罷了。
“是。”說著,我乖巧地向趙姝合行禮,“妾身以後還請賢妃姐姐多多提點。”
她已漸失寵,與她同住的昭儀孔德音也在兩個月前失寵,再有一個桂美人,入宮三年也未得招幸幾次,永和宮只是一個弘治不會踏入的冰冷之所罷了。況且灩兒打了她的宮婢,她不能找灩兒出氣,給我甩甩臉子還是可以的。皇后果然很會為我選址。
趙和妃道了一聲“妹妹客氣。”不帶任何感情,就像她空洞的眼神一樣荒涼。我記得她剛進宮時,眼中亦是有奕奕神采的,許是多年來她的心已被後宮的世態炎涼蝕空了吧。
當日傍晚,我便帶著宮婢如嫿搬進了永和宮。這是宮裡的規矩,若宮女侍候的秀女入選宮嬪,便可僕隨主榮,奔個好前程。她生性善良、為人仗義,還有一點我最為喜歡——她不是義父的人,只是她的伶俐勁全在做活兒上面,為人處事很是稚嫩,需要好好打磨才行。
永和宮坐北朝南,是一座二進的院子,前院是主妃趙姝合的居所,正殿就是永和宮,面闊5間,前接抱廈3間,東西配殿各3間。弘治恤她體弱,把整個前院都賜給了她一人,就連後院,也只住了孔昭儀和桂美人而已。
後院的正殿名為同順齋,格局大致一樣,略簡單些,亦面闊5間,東西有配殿各3間。昭儀孔德音住著正殿,美人桂寧秋住著東側配殿,我一來,趙姝合便叫人把西側配殿收拾了一下,讓給我居住。
孔昭儀的姿色並不十分突出,只一雙滴滴嬌的眼睛叫人難忘,秋波輕轉,似能牽人心神一般。她剛失寵不久,看誰都沒個好臉色,就著第一次見我的份上,勉強對我笑了笑。她原是宮女出身,爬上來很是不易,就這樣失去了,自然心憤難平。
我並不覺得什麼,倒是如嫿動了氣。從七品的淑女至多兩個近身宮婢,其它的粗使宮人只能用永和宮現成的。這永和宮沒個得寵的妃嬪,已有兩月未見弘治踏足,宮人們一個個愁著另謀出路,哪會用心做事?而如嫿再麻利也不過一雙手腳,支使不動人怎能不心急?
“淑女,您快去說說他們,拿了錢也不出力。”如嫿報怨之餘也不願停下手中的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