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昨晚後半夜被王瘸子那事兒驚著了,一直睡得不踏實,這會兒只覺得頭昏腦脹。
她坐起身,揉了揉眼睛,側耳聽著外面的動靜。
院子裡頭,腳步聲、說話聲、搬東西的聲響混雜在一起,聽著人還不少。
她披上件褂子,趿拉上鞋,走到窗戶邊,扒著窗戶紙的破洞往外瞅。
好傢伙!院子裡站了七八個精壯的漢子,都是附近村裡的熟面孔,正擼胳膊挽袖子,準備開工。
王石頭正叉著腰,大聲地跟他們分派著活計,嗓門洪亮。
院子角落裡,已經堆起了一小堆黃沙,還有幾袋看著像是石灰的東西。
看這架勢,是真要動土蓋房了。
更讓她心裡熨帖的是,王石頭的娘,那個平日裡話不多但手腳勤快的王嬸子,也正端著一個豁了口的大搪瓷盆,在院子裡忙活。
盆裡是剛燒開的熱水,她正往裡面大把大把地撒著白糖,用個大木勺子攪和著。
這白糖,金貴著呢。
平日裡誰家不是省了又省,來個親戚才捨得放一點點。
現在王嬸子這麼捨得放,顯然是卓兒交代過的,不能虧待了來幫忙幹活的人。
其實王嬸子自己心裡也是很感激。
昨天馬卓請自己兒子當監工的事情,石頭回家就跟她說了,一天兩塊錢嘞!
這工錢,在這年月,高得嚇人!
公社裡上班的正式工,一個月累死累活也就掙個三四十塊。
卓兒一天就給石頭兩塊,一個月下來就是六十!
王嬸子二話沒說,今天天不亮就自個兒跑過來了,說啥也不要工錢,就搭把手,乾點燒水做飯、拾掇雜物的零碎活兒。
也算是替她兒子分擔點,不能讓馬家光出錢,他們老王家也得出點力。
王嬸子攪勻了糖水,就招呼著那些剛放下手裡傢伙什兒準備歇口氣的漢子們:“都過來喝碗糖水!潤潤喉嚨!卓子家蓋新房,大喜事,都加把勁兒幹!”
漢子們也不客氣,嘿嘿笑著圍攏過來,一人舀了一碗。
熱騰騰的糖水下肚,甜到心裡,渾身都像是多了幾分力氣。
“嘖嘖,卓子家這回可真是大手筆啊!蓋二層樓呢!”
“咱們毛樹根公社,這可是頭一份!”
“石頭娘,你家石頭這回可是跟對人了!以後跟著卓子,吃香的喝辣的!”
“哈哈哈,那是那是,我家石頭能給卓子兄弟跑腿,是他的福氣!”
王嬸子臉上也帶著笑,嘴上謙虛著,心裡頭卻是美滋滋的。
兒子能幹,有出息,當孃的比啥都高興。
院子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說話聲、笑聲不斷。
這時,院門外探進來一個腦袋,滴溜溜的眼睛往院子裡掃了一圈。
看見這熱鬧的場面,那人立馬就邁著小碎步走了進來。
來人是住在馬家前附近的孫桂英,四十來歲,生得尖嘴猴腮,是村裡出了名的大喇叭。
哪家有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她的耳朵和嘴巴。
她這人愛打聽,愛傳話,還總愛添油加醋,村裡的大小八卦,十件裡有八件是從她嘴裡傳出來的。
哪裡有熱鬧,哪裡就有她孫桂英的身影。
她也是一大早聽見馬家這邊動靜大,尋思著過來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