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一致認為:紀王府要倒黴了!寧王府得勢,同樣是官家的叔叔,卻不可能一視同仁的。
紀王府不該這麼得罪寧王府。
至於怎麼懲罰,大家猜測紛紛。
“紀王一回京,就做了應天府的府尹。這次,只怕要撤官,重新趕回滄州鄉下去嘍。”
“孩子玩鬧嘛,哪有那麼嚴重?”
“那麼多人看著,傷了寧王府的體面,豈是一句孩子玩鬧可以揭過去的?寧王府丟了那麼大的臉。假如官家不給他們做主,以後誰還敬重寧王啊?”
“也是,寧王府這次的確是丟臉丟大了。那郡主被打的嗷嗷叫,跟殺豬似的。”
這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反正不跟他們相關,隨便猜猜紀王府的下場,也不過是消遣。況且,紀王被趕走,應天府的府尹之位就要空出來,有人會因此而得益的!
這件事,果然當天就傳遍了京城。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官家特意說了這件事。
官家當著滿朝文武,對捱打的永安郡主的父親寧王說:“往後,管束好你的女兒!前因後果,朕已然知曉!永安身為郡主,蛇蠍心腸,簡直可惡!傳旨,將永安郡主貶為縣主,若是再敢犯事,就貶為庶人!”
這席話,似轟雷打響在大殿,每個人都懵了。
昨天永安郡主被打的事,在場的朝臣都知道。他們都以為,官家不說怎麼懲罰紀王府,也要安撫下寧王吧?
叫人瞠目結舌的是,官家不僅僅沒有安撫寧王,還把永安郡主貶為縣主!
這中間透著什麼,大家都敏銳的捕捉到了。
所以,朝臣的目光,不看呆若木雞的寧王,都在看氣定神閒的紀王。
“寧王教女無方,革去三個月的俸祿。”官家繼續道。
寧王這才如夢初醒,噗通給官家跪下:“聖上,臣冤枉啊!前因後果,不過是紀王府一面之詞......”
朝臣聽到這話,又是一驚。
敢情官家根本沒召見寧王府,只是聽了紀王府的話,就直接處罰寧王府?
這個緣故,太微妙了!
朝臣的心思,都千迴百折,個個都在摸索其中的細微,希望自己最先看透聖意。
“退下!”官家突然怒喝,打斷了寧王的話。
大殿裡一時間靜得落針可聞。
寧王並不蠢,知道自己這次要吃下這個虧。他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的,需得回去和幕僚們商量,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他磕頭道是,恭敬退了下去。
“......紀王府的三姑娘趙禎,天資聰穎,勤勉柔順,能文能武,逸群之才,傳旨封為永德郡主。”官家又道。
此語一出,更是激起三層浪。
朝廷要有大的變故了,否則不會如此叫人摸不著頭腦。
捱打的人被貶,行兇者反而受封,前所未聞!
“......紀王的四個兒子,個個芝蘭玉樹,乃國之棟樑,全部封為太尉。”官家又道。
這就和寧王府一模一樣了。
不對,應該是超越了寧王,寧王的女兒剛被貶了嘛。
下朝的時候,訊息不脛而走。
盛京城裡,又是千層浪。
眾人皆傻眼了!
“看來,我們輕待了紀王!紀王這次回京,什麼應天府府尹,不過是遮人耳目而已。”有人最先窺見天機,道,“趕緊備禮,我要去紀王府恭賀......”
昨天還斷定紀王府要倒黴的眾人,今天都傻眼了。
朝中局勢,越發叫人摸不透。
不過,再也沒人說趙禎的壞話,紛紛讚揚她的風姿。她一時間,竟然成為京城裡的傳奇人物。
這是紀王妃所料不及的。
“官家這是鐵了心,要立紀王府的幼子為皇儲麼?”安家聽聞趙禎被封郡主、永安被貶為縣主之後,小景氏問安肅。
小景氏和眾人一樣,大吃一驚。這個結果,任誰都沒有想到。可是,仔細想來,也能解釋得通順。
官家想要立紀王的幼子趙禕為皇儲,雖然遭到了所有知情大臣和汝寧長公主的反對,卻不妨礙他的決心。
他給汝寧長公主服軟的同時,逮住了個機會,就猛提拔紀王府。
寧王府也是倒黴,撞到了這個時候和紀王妃作對,官家唯有拿他們作伐,寧王的時運太差了。
“我何嘗不替官家操心?”安肅深深嘆了口氣,“這些年,也曾聽他說過將來要如何教導皇太子、公主等,足見他也不是不想要孩子的。可宮裡那些女人,他見都不肯見,對她們深惡痛絕,不知所謂。”
“他就沒箇中意的女子嗎?”小景氏也很好奇,“他很小的時候,你就是他的老師,你不是最瞭解他?他同誰親近些,哪怕是丫鬟?”
“親近?”安肅想了想,半晌道,“沒有。”
小景氏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