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秋,也確實點題。
不過這首詩,表面上是詠菊。
但事實呢?
其中暗含殺機。
尤其是最後兩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裡面的長安,明顯是暗指“太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赤裸裸的反心。
“寫詩的這人還在不在,絕對不能讓他跑了,抓住他!他絕對是反賊!”
“對!一定要審訊他,九月八?他是不是打算在九月八的時候,襲擊太安城!”
“有這種可能,我們不得不防!”
“有沒有可能這首詩,不過是訴訟情緒,畢竟現在的離陽王朝上下,怨聲載道。”
“尤其是北涼、北莽,內憂外患,老百姓苦不堪言!”
“我覺得這只是一首警示的詩詞,目的就是為了告訴我們,在離陽王朝之中,還有這麼一群人。”
看到因為因為一首詩,而陷入爭吵的上陰學宮眾人。
張鉅鹿這時候站了起來,並且伸手接過了宣紙。
他看著上面寫的幾行字,第一印象便是龍飛鳳舞,確實是一手好字。
而從字上就能看得出來書寫者的個性,放蕩不羈,不願意被束縛,而且頗有學識、抱負。
張鉅鹿微微頷首,這時候的上陰學宮中,甚至都沒有人理他。
畢竟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在爭吵。
大體上分成的三派。
一部分覺得這首詩,完完全全就是一首反詩,它的作者就算現在不是反賊,未來也有可能是反賊。
所以他們打算抓住姜玄,先拷問一番。
主張的就是寧殺錯,不放過!
還有一部分覺得這首詩就是一個警示,是給自己的警示,給上陰學宮的警示。
甚至是離陽王朝的警示。
所以他們覺得,寫出這首詩的人,就是一個天才。
就算是他現在對離陽王朝有些不滿,但對方既然來了上陰學宮,而且還主動寫出來這首詩。
證明此人的心裡,還是認可離陽王朝,並且想要改變的。
要不然人家何必呢?
跑過來寫了首詩,就為了找不痛快?
不可能!
至於剩下的一部分,完全就是中立的。
他們不看反不反詩,只從文學的角度上研究,覺得這首詩不錯,不論是描寫,又或者是立意都好。
所以,應該加入上陰學宮。
張鉅鹿看著沉寂數十年,從來都儒雅隨和,安安靜靜的上陰學宮,突然變得這麼熱鬧的一首詩。
他輕笑著搖了搖頭,想著這一首詩,還真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啊。
不過在他看來,這首詩。
不錯。
很符合他的口味。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覺得這首詩的作者,就像是放進池塘裡的鯰魚。
可以讓這個死氣沉沉的池塘活起來,並擁有一番新氣象!
想到這裡他看著角下的落款,輕聲的嘀咕了一句。
“姜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