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第946章 龍馭賓天,全新篇章

是年冬,應天皇城寒氣徹骨。

操勞國事耗盡最後心力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深夜於乾清宮御案前,伏案而逝。

史載:“太祖高皇帝崩於大內,龍馭上賓。”

太監清晨發現時,唯見那張凝固著無比凝重與疲憊、為萬里江山熬乾的面容,無聲宣告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靈前,太子朱標一身素縞,沉痛伏地。巨大的悲慟之下,是他早已準備好的責任與使命。數日後,新帝於靈柩前繼位,改元“建業”。

建業帝朱標甫一登基,便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智慧。

對舊臣的安撫,首先就讓所有人放心,非但未清洗徐達、湯和等開國勳貴,反盛讚其為“開國柱石”,厚賜禮遇,穩固根基。

與此同時,迅速提拔自己多年培養、熟悉大疆域治理且受秦楓思想影響的太子近臣,填補權力真空,接管帝國航舵。

海外方面,特敕燕王朱棣長鎮海外,總督軍事貿易,使其成為帝國海外霸權的支柱與震懾,絕其歸國可能。

雖秦楓遠在天涯,新帝仍下旨高度褒揚其“拓萬里海疆,奠不世根基”之功,追贈尊號。

更關鍵的是,明文將“格物導引”、“天工巧術”之學納入國朝取士及工部考選標準!

令秦楓身邊的楊開天,定期將透過遠洋艦隊獲得的新大陸資料、技術造法、礦產分佈等作為最高“工科典藏”傳回推廣。此舉為“建業”時代定下擁抱新知的基調。

在秦楓因密信遠航創造的物理隔絕與時間緩衝下,在新帝這套高超而穩健的政治組合拳下,帝國的權力交接如精密齒輪咬合,以一種近乎平穩的姿態,渡過了歷史的險灘。

可能的腥風血雨,被消弭於大洋波濤與建業政令之中。

建業帝朱標,穩穩接過了父親繪製、無數能臣共同澆築的遼闊世界版圖。

此刻,他沉穩的目光已望向被鐵甲艦劈開的七海航道、龍旗點亮的異域港口、地圖邊緣正在繪就的新大陸……緊握通往下一個時代的船舵。

名為“建業”的嶄新帝王篇章,於紫禁城的哀樂聲中,悄然翻開。

殿外,那巨大青銅日晷的晷針,在建業元年寒風中,投下的影子已悄然變換了方向。

龐大的帝國,如同一副精密日晷,在歷史齒輪的齧合中,穩健地踏入了下一個刻度。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