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勿擾,娘娘一心只想搞事業

第61章 破局【中】

人的思路一旦開啟,再去想其他的事情就不會那麼難了,更何況對於姚錦瑟來說,由於和原作者本身曾經存在於一個世界,她甚至對於原作者所面對的一些困境能夠感同身受。

世界上沒有兩段完全相似的人生,但是同一類人的人生裡一定會有交集。

她吩咐白露出去,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裡,因為這樣她就不用顧及著自己說話的聲音流傳出去,引起一些紛亂。

畢竟不能夠把整個故事的脈絡寫下來,所以姚錦瑟只能透過小聲敘述的方式,為自己勾勒出一個大體的脈絡。

“首先是夢幻。”

把故事設定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中,一定是因為作者對於現實有想逃避的地方,沒有一個生活在現實生活裡面的人會更加了解兩百多年前的時代,即便這個人學習的是最深刻的歷史。

但是歷史之所以為歷史,就是因為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沒有親眼見過的東西,只靠書上的記載和道聽途說來的資訊,終究是不夠清楚的。

優秀的作家會受到時代的侷限,他們往往能夠寫得最好的背景,就是她們親自經歷過的時代。

而即便是最商業的作者,也往往會寫一些符合自己生活的故事,這是潛藏在每一個創作者內心深處的烏托邦。

——生活已然難以被改變,那就不妨透過做夢的方式來讓自己的感受好受一點。

但是這個作者,就姚錦瑟所看到的這些內容,她並沒有寫過任何符合真實時代的東西,無一例外,全都是架空,全部都是符合作者的幻想的內容。

而這就是作者本身的情緒投射。

她在逃避,現實世界已經給她帶來了足夠多的失望,那麼在一個被創造出來的無何有之鄉里,這種失望就不應該再次出現,可是作者本身意識不到的是,即便是她創造出來了一個夢幻的烏托邦,那些潛藏在她意識之中的習慣,也還是讓這個故事逐漸有了她最不想擁有的走向。

“女主角在一開始的時候受過很多苦,雖然每一段劇情都是在為了後期的情緒爆發做鋪墊,但是這些苦難,其實也在背後象徵著一些特殊的情感……”

姚錦瑟逐漸進入了狀態,就好像是從前看書的時候做摘抄筆記一樣,漸入佳境的她逐漸開始將自己腦海之中的故事和自己所面對到的現實拆解融合在一塊。

現實是需要架構的,而這個故事的框架來自於最初的那些文字,她最擅長的,就是透過字裡行間去解讀一個人的心。

她當然不是偵探,但是也看過許多懸疑罪案類的電視劇和小說,耳濡目染之下,至少知道些理論。

所謂的抽絲剝繭,其實就是透過現在已經知道的資訊,來去對於未知的那個人進行還原,姚錦瑟並不想知道這個人長什麼樣,外貌只不過是一個人最基礎也是最無用的特徵,她現在需要知道的,是創作這個故事的人,在創作這本書的時候的心理狀態,她的成長背景,以及所擔憂的事情。

因為這些資訊,才是構成一個人的基本要素。

一個人的經歷,塑造了這個人本身。

網路小說的一個特點,是同質化非常嚴重,這一點姚錦瑟也清楚,但是同質化嚴重並不代表在故事裡面沒有作者本身的東西。

所有人寫的東西都差不多,故事情節,走向,結局都類似,為什麼就是有的人寫的東西受歡迎,有的人不行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