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是因為,總有人能夠在螺螄殼裡做道場,即便是用最普通的原料,也能透過美妙絕倫的構想和框架,以及傑出的文字運用能力,構建出一個美好的世界來。
而這些東西,就是一個作者的特點。
“故事情緒在一開始的時候去壓抑女主角,這是為了創造犧牲,這是因為不夠自信的緣故。”
從故事發展的起伏程度上來說,犧牲出現的目的是為了,讓後期的爽點來得更加劇烈,但是塑造一個人的人物性格和情節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方法,創作者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說明這條路上一定有符合創作者當時心理狀態的內容。
透過塑造女性的苦難,來試圖喚起周圍人對她的同情——
“這說明在創作者自身受苦難的時候,她沒有接受到過來自外人的幫助。”
沒有人幫助她,沒有人同情她,但是她並沒有把這個原因歸結到外界,而是總結出來了一條十分弔詭的結論。
她之所以沒有受到憐憫和同情,是因為她過得還不夠慘。
而在另外一層,那就是這種被釋放出來的苦難,其實也是在為了下一層的“愛情”服務。
畢竟男主角是皇帝,擁有這個世界上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皇帝的身邊是最難靠近的,而且想要走近皇帝的內心深處,也是無比艱難的一件事情。
女主角需要一條道,
這條道可以是任何方向的,詩詞歌賦,靈魂伴侶,就算是單純的美豔皮囊,都可以成為這條道路,
而這些東西,都是女主角具備的美好品質。
但是作者一件都沒用,這些工具是皇帝在一開始和女主角見色起意的時候,所用到的調情手段。
作者並沒有用這些東西去展示女主角的博學多才——似乎給女主角創造了這樣一個人設,最終目的只是讓女主光環開的更大一點。
真正讓皇上發現了自己心中出現了愛情的事,是皇上偶然間發現女主角在宮裡面的日子過得十分悽慘,因此感受到了愧疚。
“一種標準模式的浪子回頭。”
即便是在最尋常的大環境裡,對於男人的包容也要遠遠大於對女人的,一個風塵女子想要從良,需要付出的代價,幾乎可以要了這個女人的命,但是男人想要改過自新,只需要簡單的回個頭就好了。
甚至他都不需要真的改過自新,只需要動嘴說說就行。
而這種描述,也同樣出現在整篇故事裡面。
因為愧疚,所以皇帝發現了自己對女主角是真愛,這種居高臨下的表述方式,在一閃而過閱讀的時候,並不會讓人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甚至會覺得理所當然。
因為這個問題是社會性的,不管是創作者還是閱讀者,只要是這個題材的受眾,幾乎都是從差不多的生存環境之中掙扎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