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衛!”
“小點聲。”五兒趕忙朝鄭衝做了個噤聲手勢,“這可是我準備今晚最後揭曉的秘密。”
“哇,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你太牛啦,五兒兄弟。”
“其實我們壓根兒就不知道非要殺董壇主不可的是什麼人,也沒法查實真相。只是那種手段分明就是青峰道士的標籤一般,一旦挑明,便很難讓人不信。”
“這算不算栽贓?”鄭衝忽然笑問。
“不,最多算是誤導。”五兒狡猾地咧了咧嘴,“你看,董壇主遇害之後,高進不僅小心保留著他的遺物,還因此懷恨曾經信仰的大師,可見他跟董壇主關係極為親密,兩人應該感情很深。面對這樣的人,只有解了他的心結,才能重獲其信任。”
“不過還真別說,經你這麼一提醒,我還真覺得,斬殺董壇主的兇手可能就是青峰山的人。”
“理由呢?”五兒問。
“那可不就是他們的手法,還要什麼理由。”
“任何事情,都要說得通理由。”五兒輕輕嘆了聲氣,“其實我認為青峰山不太可能參與此事。”
說到這裡,兩人似乎同時陷入了沉思。
大約距子時還有半個時辰,有人開始陸續進入祠堂。此時他們個個都很安靜,也不再高聲喧譁彼此咒罵。他們也不往屋子中間擠,而是自覺沿牆圍了一圈,坐在地上。
後來高進和宋武、賈丁他們也進來了,全都席地坐好。
五兒見時機成熟,於是開始裝模作樣擺好道場。他端起一碗水,圍著案桌緩步徐行,嘴裡邊走邊念:“此水不非凡水,北方壬癸水一點,在硯中雲雨須臾,至邪鬼吞吞如粉碎,急急如律令。”同時手指輕輕蘸水,往四角彈去。
此時祠堂裡燃了許多蠟燭,照得非常明亮。
鄭衝則按照正常程式,去將黃紙剪成人臉大小,四四方方,在案桌上鋪好,再研磨硃砂,弄得細碎如泥,然後倒入硯池,加水攪拌。
轉了一圈後,五兒再次盤坐在蒲草墊上,閉目靜息。
由於連日陰雨,沒有月影核對,村裡也沒有沙漏計時,所以他一邊打坐,一邊捻著手指,在心裡估摸著大約時辰。快到子時,他便站起身,走到案邊。
鄭衝拔出佩劍,遞給五兒。
五兒仰首望向屋頂,默了句咒,隨即便以鄭衝的佩劍在手裡舞了起來。他嘴裡唸唸有詞,開始請神歸位,以作見證。
“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
五兒腳踏罡步,以劍指天,又相繼請了朱雀大將、玄武大將、黑殺大將,甚至土地、城隍,全都請了個遍。
這一通表演後,他將長劍橫置案上,一手撩袖,另一手提起了毛筆。
將這支筆提在手上,自然少不了又要來一通筆咒。五兒嘴裡喃喃發聲:“居收五雷神將電灼光華納則一身保命上則縛鬼伏邪一切死活滅道我長生急急如律令。”
他一氣唸完,幾乎沒有斷句。
在鄭衝目瞪口呆中,五兒又玩了兩個花活,然後將筆蘸滿硃砂,就往黃紙上畫了一勾。
下筆時,嘴裡依舊嘀嘀咕咕,念起咒語——
“一筆天下動,二筆祖師劍,三筆凶神惡煞去千里外。”
一筆一句,有模有樣。
他在黃紙上一連畫了三勾,分別代表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隨即給符紙入符膽,嘴裡念著請祖師鎮座,把守門戶云云。唸完,隨即大筆一揮,在紙上快速書寫了一個“罡”字。
最後草草幾筆符腳收尾。
符成。
這時,五兒取出高進給他那支銅簪,輕輕放在案上,攤開。
他手持自己親筆書寫的符紙,嘴裡再次唸唸有詞。只是這次聲音更低,吐詞更是含糊不清,竟沒一個聽得清他到底念些什麼。
唸完咒語,驀然一停。
符紙湊近蠟燭,忽地點燃,蓋向那隻銅簪。
淡綠的火苗在黃紙上跳躥蜿蜒,忽而像一圈水紋聚向中心,終至熄滅。
祠堂裡數十人打坐地上,靜得連呼吸都幾乎聽不見。
五兒閉目不動,似在靜聽。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睜開眼睛。
“怎麼樣?”鄭衝見狀忙問。
“怎麼樣?”高進見鄭衝開口,於是也急著問。
五兒先是疲憊地嘆了口氣,然後才緩緩道:“董壇主死於飛劍,一劍斷喉。”
“飛劍?”高進似乎還沒聽明白。
“難道是青峰山的人?”鄭衝及時補缺,故作驚訝地問了句。
“青峰山……”高進頓悟,“我怎麼就沒想到,那手法確像是青衣衛所為啊。”
此話一出,人群裡頓時嗡嗡議論起來。
青峰山跟朝廷原本同氣連枝,而青衣衛更曾是皇家近衛。
毫無疑問,連董壇主的亡靈都說他是死於飛劍,那便是死於青峰山之手,卻與大師無干。
“壇主的人頭呢?說沒說被帶去哪了?”高進忽然又問。
“這個沒說。”五兒頹喪地說,“想是被拿去邀功了罷。”
“難怪這次酆城大敗,連影子人也一同覆滅,原來官兵是有青峰山暗中相助。”高進已越來越相信這個結果,“看來,朝廷跟青峰山還是打斷了骨頭連著筋啊。”他嘆息著道。
“這訊息,我們得儘快報給大師與祭酒所知。”五兒說。
高進看了五兒一眼,點了點頭,“好,既然事情真相大白,我也會履行承諾,明日便派人去往各山頭,告知大家董壇主遇害真相,並勸說各部與我同往孤峰臺,與大師會合。”
「泣血懇請各位讀者大大,請投出您的必讀票,給點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