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璇瀅所說的這件事情,我以前在網上也是看見過這個傳言,官方也是做出了合理的解釋,諸葛亮其實就是一個什麼都會的天氣預報員,能借來東風,只不過他對氣象有一些瞭解,而且官方也解釋,向草船借箭,借東風,這些事情都不是這位老哥弄的,真正歷史記載的是周瑜,而咱們都是被這三國演義給騙了。
不管是誰借的東風,事情離咱們發生的太久遠了,咱們不得而知,就不多加評論,但這件事只能說是傳言而已,水分還是很大的,我寧願相信網上的說法,都不相信呂璇瀅所說。
呂璇瀅看著我們幾個人都是滿臉不信的樣子,隨即又說道:“我就知道你們不相信,那我在說一個,這人你們肯定也知道,就是唐朝丞相魏徵。他早年曾當過道士,在下山的時候,他師傅便送了魏徵一面寶鏡,此寶鏡可下陰陽,可辨善惡。”
“他遇到李淵之後,為報李淵賞識之恩,便運用寶鏡,為李淵尋找一處風水極佳的寶穴,此穴乃是隋朝龍脈所在之地,李家佔據之後,更是風生水起,奪了江山,魏徵多次運用寶鏡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又是下陰陽,斬了涇河龍王,早就是逆天行事,最後在六十三歲時病死。”
呂璇瀅看著我們,又是說道:“你們若是不信,便可翻看唐朝古典,魏徵死後,李世民可是明確的說了,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我跟郝英雄聽著的是雲山霧繞的,呂璇瀅更是說了一句文言,更是讓我們腦袋發懵,都是異口同聲的問道:“什麼意思?”
呂璇瀅氣的直咬牙,開口道:“真是孺子不可教也。”隨即呂璇瀅就被我們氣的不再說話了。
劉曉容笑著說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用銅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得失。而李世民就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其意就是魏徵有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李世民糾正錯誤,但現在魏徵去世,李世民就是少了一面鏡子。”
呂璇瀅見三人當中還是有人能理解她的意思,不是對牛彈琴之後,面色略微的緩和了一下,接著道:“掌握陰陽風水之人實在太多了,但凡是動用風水逆天改命之人,最終都是得不到善終,還有明朝的劉伯溫,但不說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但這些大人物最終都是不得善終,這件事可是真實發生的。”
我聽了半天,隨即問道:“那說了這麼半天,這小王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風水,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呂璇瀅對著我們示意了一下,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道:“你們別急,我心裡已經有了計較,當時我不是說,有東西壞了你們村子的風水嗎?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我也是疏忽忘了,經過小王這麼一提醒,我這才想起來,我還沒有看過你們村子整體的格局,只有看了整體的格局,必然是能找到對付那妖孽的辦法。”
我當下問道:“那你準備什麼時候去?”
呂璇瀅道:“事不宜遲,當然是越快越好,今天你們給我辦理出院手續,我在準備準備,明天一早,你就帶我上一處能看到你們村子全域性的高山。”
而這時,躺在病床的青年忽然是轉醒,虛弱的開口道:“帶……帶我一個!”
“好小子,你終於醒了,你可是要嚇死我了。”郝英雄急匆匆的走到了青年面前,對著他肩頭就是一下子,青年瞬間是疼的呲牙咧嘴的。
郝英雄撇著嘴,有些無奈道:“你可別賴我啊,我可沒有使勁,誰知道你小子現在脆的跟個窗戶紙似的!”
呂璇瀅在一旁說道:“他被陰氣侵入了身體,身體的機能被破壞掉了,晚上給他補上一補,吃點肉,明天就能好了。”
青年看著呂璇瀅善意的點了點頭,雖然他當時昏迷,但現在他也能看出,呂璇瀅救了自己,隨即對著呂璇瀅點了點頭,笑道:“謝謝你救了我。”
呂璇瀅呵呵笑道:“你是龍虎山的道士?第二十三代馬如龍是你什麼人?”
那青年驚呼一聲,一臉詫異道:“你認識我師父?”
呂璇瀅笑道:“馬家與我師父有些淵源,你也不用謝我,你師傅曾經救過我師父,這一次我救了你,也算是還了我師父生前的因果。”
那青年臉色充滿了敬佩之意,對著呂璇瀅拱手道:“在下龍虎山第二十四代傳入王志遠,敢問先師尊姓大名?”
呂璇瀅道:“我師父叫毛小龍,你師父他來人家還好嗎?”
王志遠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青衣陰陽家的人,失敬失敬,先師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先去了。”
敢情這二人的師父都是相互認識的老友,呂璇瀅與王志遠開始嘮起家常,一陣的唏噓。
我當下有些急了,開口道:“我說諸位,要敘舊現在也不是個時候啊,村長裡早就火燒眉毛了,咋的也得把事情解決了在說啊。”
呂璇瀅白了我一眼,隨即有些不樂意的說道:“就你著急。”
第二天,趁著天沒亮的時候,我就帶著呂璇瀅,同行的還有劉曉容,郝英雄與王志遠。在路上,我就問呂璇瀅,看風水之後,真的就有用嗎?呂璇瀅笑道:“早些天前我就是想看一下你們村子的風水,那巨蟒盤踞在你們這裡絕非偶然,而起長的這麼,看樣子已經在你們村子修煉了很多年了,這件事情肯定是跟我們村子的風水有關,要不然不可能出現巨蟒這種道行高深的妖孽。”
王志遠也是拍手道:“呂姐我也是這麼想的,當時我們下入洞中,雖然沒有見到巨蟒,但卻發現了很多的吸血蟲,這些吸血蟲早就被陰氣滋潤的不懼符咒,要不然也不能導致我們鎩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