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德明卻並不滿意,這座城,還是太小。
趙恆不願意御駕親征,裝病在宮裡,卻裝扮成侍衛到處溜達,御虛門入宮密事,躲在一個郡夫人宮裡。皇帝想進去,卻不能。
後宮女官認出皇帝,專門負責書寫皇帝一言一行,寫完不給皇帝看,趙恒生氣。
宮門口寫著:
“官家無故至此,罰金一鎰。”
然而皇帝卻派人去取黃金24兩,非要看。
正當大家愁眉苦臉時,皇后說笑著,拉著劉娥一起來了,“哎呀,陛下,您怎麼來了。”
趙恆尷尬地一笑,“呃……路過,呵呵,對,路過……你們這是要去哪?”
劉娥道:“我們找陛下有要事相商。”說罷前去攔著趙恆,趙恆心思,“小報告打得真快。”回頭看著她們笑道:“何事?”
皇后道:“芙菀生日要到了,我們想著如何給她慶生。”
“這是大事?”趙恆笑道:“多大的事啊這?”看著劉娥笑笑點頭,就跟著她們走了,身後御虛門人繼續轉告訊息。
皇后宮裡,皇帝笑道:“那個卓相如寸功未立,如何迎娶我大宋公主?”
劉娥笑道:“如果能夠安撫御虛門,贏得寇準他們死心塌地地跟著陛下,那先成婚再立功,不是不可以。而且大敵當前,有此喜事,可以使人心團結,內外協作,為陛下分憂,豈不兩全其美!”
趙恆笑道:“好事,倒是好事,可他們還在西夏未歸,總不能事辦不好就來京城結婚吧?”
劉娥笑道:“陛下,家兄來報,大事即將完成,他們不日即刻返回汴京城。”
“哦?如此之快?”皇帝驚訝,劉娥耳邊說罷,皇帝且喜且憂,“大戰真的要來了,藉此機會,我倒要看看,有多少奸佞混在汴京城裡。”
入夜李德明開會,一室之內,盡是潛龍邸舊臣,領班大臣道:“大王,如今看來,儘快推動宋遼戰爭,才是我方最大擴張機遇,我等可以盡力促成趙恆啟用主戰派寇準為相,大王可以手書一封國書,告訴趙恆寇準乃大宋棟樑,抵禦遼國非他莫屬,而且鼎力支援寇準抵抗契丹人。再手書一封,告訴蕭太后,支援契丹國策,趁機進攻宋國,西夏願意提供方便,維護邊境安全,且將寇準國策盡數告知,兩國交戰,我方則全力向西擴張,大夏國將來必定大興!”
李德明笑道:“眾位卿家,覺得如何?”
眾人竊竊私語,最終李德明拍板,“契丹進攻宋國,正是我方向西圖進的大好時機,為了讓戰爭儘快到來,大家各自行動,收攏九部玄帳老人,探查兩方軍情,謹慎行事,耶律齊隆何在?”
衛軍頭領道:“外頭立著。”
“諸位卿家,我們與契丹和宋人的矛盾,會長久存在,諜報事務,宋人遠高於我等,除了重金買通御虛門人,契丹人的九部玄帳分崩離析之際,正是我們收納他們的最佳時機,今晚還沒完,城裡各處看清各方動靜,防止刺殺行動在我大夏發生,不能給宋遼任何藉口,經此一事,諸位將來必定大有前途,辛苦大家了!”
“大夏萬年!大夏萬年!”
果然夜裡,各方刺殺行動又起,童長老竟然假扮西夏衛兵,易容混入,專門去找耶律齊隆。
寇準道:“相如,今夜我必須受點傷,讓大宋士兵折辱一點,到時軍士士氣必定有損,為迎戰契丹,大宋上下必須同仇敵愾,知恥而後勇,先辱而後發,我們靜待契丹來襲。”
卓相如笑道:“義父吩咐,孩兒謹遵命令,師兄那裡我已經告知了。”
然而契丹人萬萬沒想到,有人假冒契丹人突然又攻擊大宋軍營,寇準將計就計,無緣無故受傷了,引得整個宋兵怒火中燒,卻被寇準攔著不動,韓德讓以太后懿旨命令蕭冠壓不要莽撞,然而他還是秘密打扮,衝撞宋營,得知寇準受傷,返回自家營地,卻被御虛門人齊齊圍攻,最後竟被九部玄帳高手救走。
眼看著蕭冠壓吃虧,李德明趕緊吩咐高手前去幫助,看得卓相如跟周默梁齊齊湧上去,本以為上次大戰九部玄帳沒了頂尖高手,卻從西夏湧出一堆神秘劍客,周默梁猜道:“御虛門還有叛徒,原來藏在這裡!”
卓相如道:“師兄,應該是才叛變的,李德明那裡接到探報,他在各方使壞。”
“坐收漁翁,李德明,你想多了。”
眾人回到營地,張蒼露帶著歐陽兄弟來報,“劉美的密探叛變了,還帶走了我們的人,現在魚龍混雜,陰陽難辨,就看大軍出動,誰在後方搗亂。”
周默梁道:“好,渾水才好摸魚!咱們的這個陛下,恐怕要失望了,既然如今相持不定,那就見招拆招,一切為抵抗契丹作準備吧!”
寇準單獨會見趙芙菀,“公主,恭喜大婚將至!”
“誰?誰大婚將至?”
寇準笑道:“當然是公主殿下!”
“我?我要給誰?卓相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