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彰聰慧,聽出姨母和父皇話裡對母嬪的不滿,於是放下筷子,解釋道:“父皇,並非母嬪有意驕縱兒臣,而是兒臣吃不得這芹菜。每每沾上一星半點兒,身上便會起紅疹子,幾個時辰無法消退。母嬪為了兒臣安危著想,這才叫從此撤了這菜式的。”
崇慶帝一聽,知道自己誤解了,不免有些慚愧。
“既然如此,日後照舊就是。”
只一旁的楊婉因看著被冷落在那空碟裡的芹菜,若有所思。
這本是一個小小的插曲。
楊佩寧得知楊婉因私下去連彰那裡後,卻很是警惕。
“她只是送了吃食?”
小成子點頭,“三殿下怕您擔心,叫奴婢特地來回話。只是送了吃食,只是席間問起了芹菜一事,二姑娘以為三殿下挑食,還提起了此事。”
“芹菜?”楊佩寧一顆心瞬間提起來,“連彰沒有吃吧?”
小成子搖頭,“沒有。只是……”
他受娘娘重用照料三殿下,平日裡一絲一毫細節也不敢放過,很是小心。
所以有些事只要他疑心的,都上達順嬪視聽。
他面露覆雜之色。
“陛下便罷了,只讓三殿下飲食照舊。奴婢遵娘娘的囑咐,留意了二姑娘的舉動,她似乎對於三殿下不吃芹菜一事,有些不悅,縱然三殿下已經解釋,她始終認為是三殿下太過驕矜的緣故。”
楊佩寧冷哼一聲。
“她要在陛下跟前裝賢良,也不藏藏狐狸尾巴。”
她看向小成子,“這事你做得很好。”
對於忠心又伶俐的下屬,她向來不吝嘉獎。
一個鼓鼓囊囊的錢袋子落在小成子手中。
“你是你師傅最中意的徒弟,機靈,也最是效忠。這也是本宮撥你去皇子所照料連彰的緣故。你應該知道,什麼人的話能聽,什麼話不能聽。”
小成子接住那錢袋子,依舊埋著頭,只是眼中的堅定愈發濃厚。
“奴婢明白,奴婢這一條命都是娘娘和三殿下的。其餘人,奴婢一概不認。”
包括皇帝。
楊佩寧很滿意他的上道,頷首讓她回去了。
扶桑上前給她捏肩,“小成子很是可用,娘娘也可放心了。”
楊佩寧閉目養神,“若無個合適的人在他身邊,我也不敢狠下心將他提前送去皇子所。”
“還是明仲會調教人,教出小成子這樣伶俐的人來。”
說起倚華宮這位首領內侍,扶桑也是難免感慨。
“明仲得娘娘所救才從掖庭那地界死裡逃生,和我還有槐序一樣,都是受過娘娘大恩的人。說句冒犯的話,我們三人早就將娘娘視作親人一般看待。”
聞言,楊佩寧緊閉著的雙眼猛然一酸,細長的睫毛微微顫動。
驟然難產而死的時候,她曾一度以為,上天是薄待她的。
生母早逝。
父親對她的關愛,只是想讓她聽話,甘心為楊氏一族奉獻青春和生命。
嫡母表面和藹,私下卻設計楊婉因入宮害她死去,替代她,繼承她的榮華。
嫡妹則從一開始就沒將她視作長姐,只是將她看作一個登雲梯。
她的連彰,她的妙儀,也被她一一迫害而死。
就連她以為,一直把她當棋子,一直利用她的崇慶帝,或許會對他有愧疚,可他沒有。
只是在她死後,故作深情地納了楊婉因入宮,替她“教養”兒女。
許多事,她並非看不明白。
譬如父母之關愛如砒霜,君王之寵似利刃懸於心間。
她只是想向別人證明,她亦是值得的人。
值得別人去愛。
可她窮極畢生所追求的,終究都沒有得到。
落寞回首之際,卻見槐序悲痛大哭,撞死於她靈柩前隨她而去。
明仲收拾心情,領著徒弟們代她時刻守著連彰,護他周全。
扶桑拒絕了其他嬪妃遞過來的橄欖枝,一心一意地追隨妙儀,直到妙儀婚後暴斃於韓府。
在她死後,依舊繼承她的遺志,護著她最在意的人。
雖非親眷,卻又勝似血脈親情。
一點兒都不比楊家那些狼心狗肺的人差。
這樣想來,老天爺對她還是不錯的。
給了她連彰和妙儀,又讓扶桑槐序和明仲小成子等人來到她身邊。
“扶桑啊,有你們在,真是好。”
才進門的槐序聽到她這話,和扶桑相視一笑。
楊佩寧也睜開了眼睛。
槐序以為自己驚擾了她,柔聲問:“娘娘怎麼不多歇息會。”
她莞爾笑道:“這樣的溫情,太醉人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