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心搖搖頭又點點頭,思考了好一會才說:“不知道,我傾向於相信是真的,但這碑上記載的事太匪夷所思了,完全在我的理解範圍之外。”
曹燁幾乎忘記了拍照,在我的提醒下才忙不迭的拍了兩張,聽見杜心這麼說,點了點頭:“用科學的態度來說,我們不應該否定任何可能發生的事,但需要有證據證明,從碑文上看,有幾點是很超乎常理的,這樣故事顯得很傳奇,但是也很可疑。”
“按碑文上說,他至少要活了兩百多歲,這點是不是就很不符合常理?”我順著曹燁的意思,提出了問題。
“應該至少二百六七十歲。”曹燁糾正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朱允炆失蹤的時候才24歲左右,按公曆應該就是1401年或者1402年;他在碑上提到了大好河山淪為蠻夷之手,應該就是滿清入關滅亡明朝吧,那時是1644年左右,這就要二百六十八歲左右。”
他這樣一說,我發現他說得也不嚴謹,就提醒著說:“這個演算法也保守,碑文中說這裡的仙人一次閉關五十年,朱允炆在這裡待了二百二十四年的時候闖了大禍,這應該是在公元1626年左右,那個時候明朝還沒滅亡,如果仙人處理完事件又閉關了,朱允炆在這個地方有會什麼其他的訊息來源知道明朝滅亡?我估計還要仙人再次出關帶他遊歷之後才會知道,那麼應該會是在1676年,是清朝哪個皇帝了?得是康熙了吧。這樣他就基本上整整三百歲了。”
說完,我覺得對於一個三百歲壽命的人,爭論他多活少活二三十年也沒有多大意義,也很無聊,便自己轉移話題:“其實這不是重點,第一個重點是他為什麼能活那麼長時間?”
“第二個問題,是仙人是真是假,是真的又是什麼人,從碑文的描述看確實很有能力。”曹燁接著說:“或許這是種誇張的修辭手法,但如果這真是朱允炆,他是皇帝,不論能力怎麼樣,見識一定不會少的,能唬住他的東西,肯定不常見。”
杜心思忖了片刻,也說道:“第三個問題,就是朱允炆犯得大錯誤是什麼?竟然還差點造成百萬人的生靈塗炭,這聽起來只能是洪水、地震、饑荒這類大規模的自然災害才有可能造成,他說是仙人的法寶引起的,難道這這是仙人,有改天換地的神通?”
我們互相看著,互相攤著手,互相苦笑著,一個小小的竹屋,竟然隱藏著這麼大的資訊和秘密,令人猝不及防,令人目瞪口呆,而又讓人真假難辨,無可奈何。我忽然想到,這個所謂的仙人和仙人所謂的法寶是不是才是埃文斯和柯問峰他們的真正的目的所在?
“你們說墳裡這人活了300多歲?”一個腦袋從門外伸了進來,嚇了我們一大跳,竟然是“黑痦子”,他保持了始終如一的興奮,又開始了不著邊際的猜想:“能活三百歲,就能長生,那些小說寫得都是真的啊?”
曹燁有些無奈,但科普人的職業習慣還是讓他認真解釋起來:“這不是一回事,就算有人能活三百歲,也挺多算是延緩了衰老過程,並不是不衰老,這跟長生不是一個概念。就像你吃一個饅頭可以三個小時不餓,他吃一個饅頭可以五個小時不餓,並不是他不會餓。據我所知,自然界唯一不會衰老,能永生的只有水母。人體系統太複雜,幾乎不能實現。”
“足夠了,足夠了。”“黑痦子”叫道:“別說多活幾百年,多活一年都可以,人怎麼能那麼不知足呢。”彷彿我們手中已經掌握了長壽的秘訣,隨手一指,就可以長命百歲,真當我們中間有人是仙人呢。
我也無奈了,只好再解釋,說我們只是看見碑文這麼說,真假都不確定。
“挖墳啊,小說裡都是說好東西都是跟著藏在棺材裡,說不定有長生不老的金丹。”“黑痦子”不以為然,我感覺他怎麼拿小說當成是行為指導啊,絕對是超級鐵粉。
“你要盜墓?這不僅不道德,還是違法的行為,更何況這有可能是朱允炆的墳墓,考古和文物價值不可估量!”曹燁驚呼道,不可思議地看著“黑痦子”。
“用你們的話說,這是科學考察。”艾清英也跟著進來了,對著我們挑著眉毛,似乎我們探討的一切他們都聽到了。隨後是柯問峰,身後還有其他人,卻已經擠不進來這個矮小的竹屋了。
“你們真拿自己當盜墓賊啊?”杜心突然很嚴厲的反問道,眼睛直視的只有柯問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