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入的空間是一個巨大的山洞腹腔,在石臺之下是整齊排列的圓柱形發光玉石,前後左右都極為整齊,每個玉石的規格也極其一致,均是大約兩米左右的直徑,三米左右的高度,像昂首挺胸正等待檢閱的巨人儀仗隊。而我們站在石臺之上,頗有種想揮手示意,大喊“同志們辛苦了”的衝動。
這些玉石都發出乳黃色的柔和光線,能照亮的空間也很有限,大概只是周圍尺許的範圍,因此站在石臺之上,俯視下面的發光玉石陣,雖然氣勢不同凡響,但是卻看不清細節。不知道這猛一看上去像玉石的東西是否名副其實,如果真是摻雜著熒光、能夠自發光的夜光玉石,這麼大的規模,可是難以計數的財富,怪不得神殿裡那個骷髏狀的霍三海說給別人指個路就收幾十數百萬元,果然物有所值。
石臺的一側有向下的階梯,折了兩個來回,也便下到了底部。我們很興奮地跑到最近的玉石柱前觀察。剛才是俯視,只感覺到數量巨多,排列整齊,頗具陣勢,現在站到其中一根的下面,又感受到了他的雄渾和威勢,將近兩人高的身姿和粗獷的腰圍,立在那裡像一個巨人,我們只能仰望,自感渺小。
站在它的面前,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這確實是種質地上佳的玉石,溫潤細膩,裹著某些細小而柔美的石紋,散發出溫和的光線,顯得異常精美和高貴。
我不禁用手觸碰了一下,指尖竟然有溫溫的暖意傳來,滑膩非常,用力按下去竟然還有一點微微的彈性。
我還在沉迷於這種美好的享受,卻聽見稍往前走的杜心突然大叫了一聲,像是受到了極大的刺激。
我猛地驚醒過來,想奔向杜心,但腳踝依然疼痛難忍,只能緩步半跳著向前,所幸她離我們其實很近,只是稍微向前繞到了玉石的另一側,兩步便也跳了過去,此時的她正捂著嘴巴,用手指著玉石,不住地發抖。
我們見狀,便也轉過身去,面向杜心手指的方向,立刻也張大的嘴巴。只見發光玉石柱的這半邊,竟然猶如玻璃一般,是清澈透明的,可以看到裡面裝滿了透明的液體,還不時有水泡向上泛出,而在這液體裡面竟然蜷縮著一隻怪獸。
這隻怪獸很是龐大,縮在這個一石柱般的容器裡,顯得很是憋屈,用兩扇蝙蝠狀的巨大翅膀,將自己的身體裹成一個橢圓形,但翅膀的末端明顯有隻三趾尖爪;而那橢圓形身體上面,還有著一隻粗長的脖子,幾乎繞成一個圈兒,盤伏在身子上;脖子的末端則是一個巨大的怪頭。這個怪頭腦袋長著分叉的角;雙眼雖然是閉上的,但依然鼓鼓向外突出著;嘴部像鱷魚,上下頜又長又扁,猶如剪刀一樣,微張的大嘴裡還露出匕首一般的尖銳牙齒;鼻端很肥大,兩個鼻孔彷彿黝黑的深洞。
“這……這是什麼怪物?”杜心顫抖著聲音問。
“很像什麼白堊紀侏羅紀時代的蛇頸龍啊,在地質博物館看到過一些骨架,但蛇頸龍沒有翅膀啊。說像翼龍吧,脖子和腦袋又很不像啊。”我拼命搜尋自己的知識儲備,終於找到了類似的一點資訊。
“我怎麼看著像西方傳說中的龍啊,就是那種會噴火的,勇士救公主必須要殺掉的那種龍……有著巨大的翅膀……能在天上飛。”艾清英自然努力往玄幻上想,但明顯被震驚了,儘管努力裝得輕描淡寫,但是他的話語已經不怎麼連貫了,東一句西一句的。
“我們自己的神話傳說裡,其實就有這種龍。”柯問峰看著眼前的怪物,對我們說道:“《山海經》裡就記載過一種龍,叫做應龍,殺了夸父和蚩尤,因消耗了太多法力而無法歸天,只能長期蟄伏於人間,人們一遇到乾旱的日子,就裝扮成他的樣子求雨,據說這也是舞龍習俗的緣由。而且應龍的樣子和咱們國家神話傳說中的其他龍是不同的,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它生有雙翅。”
“你是說這是龍?”天狗問道,一副不怎麼相信的樣子。
“這就是傳說中的應龍?世界上真有這東西?”愛靈異的艾清英又葉公好龍了,雖然他剛剛才猜測是西方的惡龍,現在卻又睜大了眼睛問柯問峰。
“你是說是它殺了蚩尤?”我忽然想起了我們在前面神殿處看到的壁畫,那裡描繪了很多黃帝的事蹟,其中有一幅就是與蚩尤的作戰,而在這裡又發現了應龍,難道說這裡是黃帝的國家陵園?前面的那個神殿是他們的紀念堂?那為什麼只樹立了旱魃的雕塑?
我將我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艾清英有一種很特別的眼光看著我,嘴裡唸叨著:“不錯啊,司徒然,你的腦洞真的挺大呀。”
我也聽不出他是真誇獎我還是揶揄我,也就不再理他,只是望向柯問峰。
柯問峰卻笑了笑說:“別看著我,我不知道,真不知道。不行咱們再向前看看,驗證一下你的想法,我相信這裡絕不止一個玉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