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行奇談

第35章  申氏九姑

“這件事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申九姑搖頭。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不是?”林風問。

“那是你們的規矩,我們遵守的是雪嶺的規矩。”申九姑說。

“此一時,彼一時,規矩是人定的,只要恰當的理由,就可以更改。”林風說。

申九姑搖頭:“不,雪嶺的規矩是天定的,與人無關。那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夠理解的世界,年輕人,我已經警告過你,捲入這件事,百害而無一利。我甚至已經拿出足夠的時間,跟令尊談判,讓你能夠獨善其身。很可惜,你一直執迷不悟,才會弄得林氏一族雞犬不寧。現在,我冒著危險前來,就是為了最後一次警告你,及時抽身,遠離漩渦。”

林風也搖頭:“如果你不肯答應,這一次,再也走不出這個大廳。”

被逼無奈之下,他也只能赤裸裸地威脅對方。

“沒有人能困得住我,就算把這座城市裡所有的江湖力量全都召集過來,也都無濟於事。年輕人,我到底怎樣說你才能明白,雪嶺的誓約一旦簽訂,就必須遵守,任何人都無法例外。只要欠債,就必須還債,即便逃到天涯海角,我們也會跟蹤而至。”申九姑說。

“如果你死了,是不是這次討債行動就宣告結束?”林風問。

申九姑微笑著搖頭:“討債永遠不會結束,只要人活著,債就不會爛。年輕人,你應該多向令尊請教請教,到底如何與參幫交流?”

“身在重圍之中,你還如此鎮定。,實在夠膽量。但是,光有膽量是沒用的,金鳳門的人都在外面,只要我打個招呼,他們就衝進來,結果很明顯,那就是——亂槍之下死無全屍。”林風說。

按照金若蘭的安排,這件事的結局就是如此,幾乎不會產生意外。消滅了申九姑,於家的事,就完成了七七八八。事到如今,林風的心已經定下了一半,只等結果。

“看看他,睡得多麼安心。林醫生,你應該向他學習,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想想看,如果你沒有捲入這件事,是不是跟從前一樣,吃得香睡得著,不問紅塵俗事,只是走自己的路?我們參幫一向與人為善,絕對不會故意挑釁,這是安身立命的原則,數百年來一直如此。還是放手吧,做你自己的事,不要胡亂插手參幫和於家之間的恩怨。”申九姑說。

於樹翻了個身,但卻沒有醒來,仍然閉著雙眼,不斷地發出鼾聲。

林風很想問於家到底欠了參幫什麼,又是怎樣欠下的,可是在這時候,只聽申九姑的一面之詞,很可能對於家不利,擾亂他的內心。所以,他剋制自己的情緒,只是冷冷地面對申九姑,提防對方逃脫。

“我看得出,你心裡有很多困惑,但卻無法向於家求證。而且,你對我有敵視情緒,根本不會相信我說的話。所以我只能簡單說,這筆債,早就應該由他來還——”申九姑向於樹指了指,“或者更早一點,由他的父親來還。”

“那為什麼拖到現在?”林風問。

“於大龍是個聰明人,我只能這樣告訴你,只有聰明人,才可以冒險做別人不敢做、不能做的事。當然,參幫也願意跟聰明人打交道,因為只有他們才能看清世間的真理。比如於大龍,他能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選擇,與參幫合作,只有這種聰明人的後代,對我們參幫才有價值。你要知道,一個門派的傳承,必須一代強於一代,才能發揚光大。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世間那些特立獨行的人加以培養,才能夠延續參幫的智慧。毫無疑問,我們欣賞於大龍,是因為他足夠聰明,足夠膽識。”

“你的意思是,假如於樹已經還債,就不會禍及胎兒。”林風問。

“正是這樣。”申九姑回答。

“那麼,現在他就在這裡,你要討債,就叫醒他,而不是去侵擾郭寶鵑的胎兒。”林風說。

他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如果這筆債務可以由於樹來還,那麼,於家就有了希望,能夠保住郭寶鵑腹中的胎兒了。

申九姑冷笑起來:“你真是糊塗,真是糊塗……我們要的是參娃,要他還債,又有何用?”

林風在自己額頭上猛地一拍,意識到自己真是糊塗,思維混亂到了極點。

原來,申九姑的意思是,於樹還在母親腹中的時候,也可以作為“參娃”還債,而不是現在。那麼,於家的家族命脈就會斷在於樹那一代,根本不會傳到現在,沒有迎娶郭寶鵑的婚禮,更不會有她腹中的胎兒。

“這樣……你的意思是,只要還債,就要一筆收回,讓於家絕後,然後家族毀殆?這種還債……這種不是還債,而是滅門。”林風倒吸了一口涼氣。

於家一脈單傳,所以才無比看重郭寶鵑腹中的胎兒。而且,如果“還債”等於“滅門”,誰還肯順從還債,必然會奮起反擊,以死相拼。

“你說得對,我們是討債者,只管按照誓約書上說的,將債務收回去。至於其它的麻煩,都由於家自己處理,與參幫無關。你可以問問於大龍,當時他與參幫簽約時,是不是已經預料到今日之事?知情而不遵守,該還卻仍抵賴,你說,這件事中,誰對誰錯?”申九姑問。

“滅門之戰,誰對誰錯,又有什麼區別呢?”林風喃喃自語。

現在,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於向南會傾盡全力佈陣於冷庫了。這一戰,於家勝了,還能苟活下去,等待參幫再次登門討債。如果敗了,失去胎兒,命脈也就從此斷了,再也無法繼續。

“我無話可說,無話可說。”林風的心已經跌進了冰海,渾身沉重,頭頂如同壓了一塊大磨盤。

“對,這是件無解的事,再多幫手都救不了於家,只不過是多幾天苟延殘喘的日子罷了。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慢慢受著折磨而死,不如來個痛快,交出胎兒,剩下的人也可以好好度過餘生。”申九姑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