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偉適時出現,將方彤護在身後:“學術競爭不是犯罪的藉口。”
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現在回頭還來得及。”蘇晴愣在原地,指甲深深摳進掌心,最終一言不發地轉身離開,留下一地破碎的自尊。
危機暫時解除,但專案進度已嚴重滯後。方彤和林昊帶領團隊不眠不休地重新採集資料,楚雄偉則在手術室與實驗室之間來回奔波,既要完成繁重的手術任務,又要抽空幫忙驗證資料。
趙小小主動承擔起後勤工作,每天變著花樣給大家帶營養餐,連指甲都因頻繁洗碗褪盡了顏色。
申報截止前一晚,整個實驗室燈火通明。方彤盯著最後一組資料成功上傳,終於支撐不住跌坐在椅子上。
林昊遞來一杯溫熱的紅糖水,杯底沉著幾顆枸杞:“方老師,等專案結束,我想帶妹妹去看看康復中心。”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月光穿過雲層灑在醫院大樓上。方彤望著楚雄偉在電腦前認真核對檔案的背影,突然覺得,或許真正的勝利,不是打敗了多少對手,而是在困境中依然能守住初心。而屬於他們的科研征程,才剛剛開始。
專案申報材料成功提交,方彤卻沒有絲毫輕鬆。省級科研處的反饋很快傳來,專家評審組對新型神經阻滯技術的臨床穩定性提出質疑,要求專案組在一個月內提供至少50例完整且無併發症的病例資料,否則將取消專案資格。
“50例?時間太緊了!”林昊翻著病例檔案,眉頭擰成死結。按照目前的進度,團隊最多隻能完成30例。更棘手的是,隨著實驗推進,又有兩名患者出現了輕微的神經麻痺症狀,雖然症狀在24小時內消退,但這個隱患如同一把利劍懸在所有人頭頂。
楚雄偉剛下手術檯就趕來實驗室,口罩勒痕還印在臉上。他盯著資料包表,突然問:“會不會是個體差異導致的?有些患者的神經敏感度本就高於常人。”這一句話點醒了方彤,她立刻組織團隊對患者的基因檢測資料進行交叉比對,果然發現攜帶特定基因片段的患者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我們需要定製化的給藥方案!”方彤在白板上飛速書寫,字跡力透紙背。可還沒等團隊開始調整方案,新的危機接踵而至。合作的三家醫院突然單方面終止了患者招募協議,理由是“院方戰略調整”。方彤打了十幾通電話,才從一位相熟的護士長口中得知,有人在醫療圈內散佈謠言,稱這個專案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一定是蘇晴!”趙小小氣得摔了手機,新做的裸粉色美甲都磕掉了一塊,“她雖然沒再露面,但肯定還在暗中搞鬼!”王欽也在一旁咬牙:“這次絕不能放過她!”楚雄偉卻攔住眾人:“先解決患者招募問題,輿論的事交給我。”
深夜的辦公室,楚雄偉對著電腦螢幕逐條分析謠言傳播路徑。他發現所有負面訊息都集中在一個名為“醫療真相”的匿名賬號,而這個賬號釋出的第一條動態,正是蘇晴被處分當天。他立刻聯絡了在網路安全部門工作的同學,準備順藤摸瓜找到幕後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