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慕容復就來到了皇宮外的宣德樓門前,在門外空地上此刻已經聚集了不少的考生,年紀有大有小,足足三百餘人。
大約卯時左右,大門洞開,從中走出五名太監,當先一人年紀最長,上前訓了一會話,又讓另外四名小太監整列隊伍。
慕容復瞅準了一名身形和自己差不多的太監,在離他很近的地方站好。
待到這三百餘人的隊伍整頓完畢,那名年長太監便領了這一行人緩緩走進了皇宮。
從宣德樓向南,經過一片闊約二百餘步的宮廷廣場,抵達了裡城的朱雀門。
一路上的建築恢弘大氣,壯美難言。
從朱雀門進入,又是百餘步大理石鋪就的地板,隨後登上數級白玉臺階,轉入大慶殿的方向。
那名年長太監命眾人停下,對著門前跪地行禮。
慕容復這次穿出來的衣服下身較為寬大,索性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裝模作樣拜了幾拜。
他武功極好,身體柔韌,旁人也沒發覺異樣。
那年長太監又命眾人起身繼續前行,向西側的集英殿走去。
慕容復暗自打量,將此處經過的地形一一牢記在心。
過不多時,眾人終於到了集英殿的門前。
那年長太監率先進去稟報,很快便又出來,向眾人宣佈可以進入的命令。
一眾考生容光煥發,他們知道那高高在上的大宋天子此刻就坐在裡面。
考生們魚貫而入,落在後面的慕容復依稀可以看見殿內擺滿了桌子,又有十數名太監在確認考生姓名,讓他們分科坐下。
待到慕容復將要進去的時候,他只往殿內一瞥,目光便鎖定在了坐在正上首的一名少年身上。
他年紀不過十六七歲,高鼻樑,尖下巴,身形稍顯瘦弱,眉目之間隱有一股英武之氣。
正是宋哲宗趙煦。
如今是元祐八年,也就是說趙煦已經登基八年了。
慕容復心中雖然早已知道他幼年登基,年紀不大,卻沒想到竟是這樣一個孱弱少年。
他心中暗自搖頭,史書上雖說趙煦親政之後,頗有建樹,但要讓自己向此刻的他下跪行禮,那是萬不可能的。
在他旁邊的太監見到慕容復突然停在殿前不進,立刻低聲喝道:“做什麼呢?還不進去?”
慕容復收回目光,已將趙煦的容貌牢牢記在心中。
轉身向著那小太監微微一笑:“公公,我有要事向你稟報。”
說著,右手悄悄探出,參合指指力發出,已然點了他的胸口和喉頭的穴道。
那小太監全身一麻,不能言語,就要向後倒去。
慕容復順勢走到他身邊,托住他後背:“公公,來,我們這邊詳談。”拉著他轉入了一根石柱之後。
後面的考生一門心思全在集英殿中的皇帝身上,見到慕容復讓開了道路,誰也沒有管他,紛紛進入了殿內。
待到考生全部走了進去,其餘太監都在裡面清點人數。慕容復將那被點了穴道的小太監提在手裡,身形飛掠而出,順著原路趕了回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