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氏族到帝王

第6章 制麻造鞋

而草衣則就是用草編織成的衣物,穿起來又硬又刺,而且保暖性比較差,但仍然是部落人重要的的衣物。

無論是製造草衣還是裘衣,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纖維,王明發明漚制纖維的方法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們還打算漚制一些纖維去跟別的部落換取自己需要的物品。

王明將製造麻纖維的工作,交給皮草之後,他便與工正等男人去修繕房屋。

部落的草屋是用木頭與蓑草製造,族人每年都會在冬季來臨前,把村寨裡的所有建築都修繕一遍。

部落的草屋分為兩種,一種是部落人常住的窩棚,是用木頭搭建一個架子,再鋪上一層晾曬好的蓑草,並用繩子捆紮固定好製成,面積大概有十平米大,呈半圓形。

另一種是在地上挖一個半米深的坑,用挖出來的土塗抹在木草牆上,面積有二十平米,是用於存放食物或工具的倉庫。

王明帶著十個男人花了十多天的時間,終於把部落的建築都修繕完畢。

主要是如果草屋上的草發黴或者缺失,就補上新的乾草,若是遇草屋的木架發黴損耗就比較麻煩,需要拆了重新搭建才行。

雖然草屋的構造比較簡單,防水性也不錯,但耐用性較差,一年要修繕好幾次,若是碰到大風雨的日子,還必須天天修繕,而且還會漏水。

王明很想將屋子換成磚瓦結構,但從部落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根本不現實。

秋季到來,天氣轉涼。

很多族人穿上了用獸皮造的裘衣和用蓑草造的草裙,如果再冷一些,可能要穿兩件裘衣,甚至披上草衣才行。

由於魚籠與腳套陷阱的使用,以及發現能吃的蕁麻之後,部落在這段日子裡過得很不錯,王明基本上是留在村裡與族人一起研製工具。

實際上,這個時代的人類已經出現各類的手工業,比如藤編(編籮筐藤籃),草編(編織草衣和草裙)、搓繩縫製,制瓦器、磨製骨石器等。

部落從事手工業的主要是女人,自從王明發明瞭魚籠與腳套陷阱後,就使得一部分男人也參與部落的手工業當中,但現在男人的手藝與經驗無法與女人相比。

二十個男人在向皮草的請教之後,慢慢學會了編織草葉,王明以前並沒有草編的經驗,但他現在學會了草編。

二十多個男人坐在廣場上,拿著乾草進行草編。

王明用乾草搓成比較粗的草繩,然後將這些草繩編織成一個草鞋底,再比對一下雙腳的大小,用繩子與草鞋底捆綁編織成一雙草鞋。

他穿上這雙草鞋之後,活動了一下,發現草鞋有點松,又改良了一下,最後做出一雙十分合腳的草鞋。

“之前進山狩獵還劃破了腳,現在穿上草鞋就不容易被劃傷了。”

“真好。”

王明穿著草鞋在村裡逛了一圈,再到外面的草地和石子地跑了一圈,這雙草鞋都能很好地保護雙腳不被樹枝石塊刮傷。

“族長,你真鳥,又想到這種叫草鞋的東西。”

“是啊,穿上它,我們的腳就不痛了。”

男人們也相繼造出自己的草鞋,不過他們的技術有限,大部分造出來的草鞋沒走幾步就散了,只有兩個男人造的草鞋還算結實。

“你們的技術不太行,還需要多練練,學會了就去教其他族人制草鞋,以後我們部落的人就能穿上草鞋了。”王明笑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