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氏族到帝王

第5章 手套蓑草

說罷,王明朝不遠處的柳樹林走去。

“族長。”

魚弓把一捆柳條捆紮好,就看到王明走來。

王明過來看了一下柳條的質量,滿意地說道:“嗯,不錯,再過五日,捕魚隊需要的魚籠就配備好,到時候我們就造木筏組建捕魚隊伍,到更遠處投放魚籠。”

魚弓頷首道:“好呀,這樣的話,我們捕魚隊就可以在鳳河上到處捕魚。”

王明問道:“對了,玄萼說需要長條草造草衣和修草屋,長條草在哪?”

秋祭將至,氣溫會下降,部落要做好準備,比如草屋的維修、草衣的製造等等。

魚弓叫上五名男子,跟著王明一起沿著鳳河往東走。

他們走出柳樹林之後,就來到一處草地,這裡除了有大量的蘆葦草外,還有不少一叢一叢的長條野草。

這些野草的葉子都有一米多長,像是一條條綠色的線。

“就是這種長條草,晾曬乾後,就可以用來修草屋和造草衣。”

魚弓指著旁邊一叢野草。

王明扯下一些野草研究起來,這種野草的葉子很長很堅韌,表面有點光滑。

“這應該是蓑草,一種堅韌、防水性極好的草。”

王明想起了小時候爺爺家裡的的農具之一蓑衣,蓑衣就是古代的雨衣,在九十年代之前,蓑衣仍然是農村人的在雨中作業的雨具。

蓑衣和斗笠是雨具,可以讓人們能在雨中活動。

部落人似乎並沒有使用雨具的概念,如果將雨具發明出來,無論是漁獵採集的外出人員,還是日後要發展農業,都有莫大的好處。

回過神來,王明連忙與族人一起拿著骨鐮石刀,收割蓑草。

旁晚時分,王明與族人們回到村寨。

今天的捕魚隊和狩獵隊的收穫了兩百多斤的肉食,其中木羽的狩獵隊就帶回來兩頭野鹿和五隻野兔,採集隊也帶回來三百多斤蕁麻嫩葉。

蕁麻嫩葉燙一下就能吃,配上肉食燉煮別有一番風味。

今天的食物很豐富,王明終於吃上一頓飽肚的晚餐。

第二天,王明並沒有跟著漁獵採集隊外出。

部落裡除了三十多個老弱婦孺外,還多了二十一個成年男人,因為漁籠與腳套陷阱的投入使用,所以漁獵隊有不少人失業,王明便抽出二十一個成年男人在部落幫忙製造魚籠、柳條製品、磨製石器等工作。

昨天帶回來的蓑草、柳條、蕁麻桿都需要處理。

他帶著五個男人將柳條、蓑草清洗乾淨之後,便放在村寨門口的草地上進行晾曬,這兩樣材料都要徹底曬乾才能使用。

一名年輕的男子,是上年從木鳥氏族嫁過來的,由於他繼承了木鳥氏族的手藝,在製造木器、魚籠、籮筐有很高的天賦。

王明在瞭解到他沒有名字之後,便幫他取了一個叫“工”的名字,並且讓他帶領二十個男人制造各種工具,人們稱呼他為“工正”。

工正與族人將柳條和蓑草晾好後,又來到了王明的面前。

他指著村寨門口那堆蕁麻桿,向王明問道:“族長,柳條和蓑草已經晾好了,那些蕁麻桿怎麼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