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氏族到帝王

第83章 工業材料(上)

撫摸豬背,豬沒有反抗,他認真的觀察豬身上的毛,又用竹尺量度不同部位的豬毛,最後他得出結論,豬背部那些五厘米以上長的剛毛,很筆直而堅韌,也較容易收集,是很適合的材料。

他要拔一根豬毛,卻發現很難拔,勉強拔下來,豬也跑遠了。

“這樣收集豬毛實在太慢了,得想個辦法。”王明思考著。

而這個時候,養殖人員過來餵豬,他將一籃的爛桃子果核皮倒入豬槽中,這些爛桃子散發著一股發酵的酸酒味。

豬是雜食性的動物,部落人養豬除了餵食剩飯或者煮過的糧食麩皮外,就會到外面割野草野草回來喂減少飼養成本。

部落人還會到領地內的果林採摘應季的果子,那些被鳥獸吃剩的壞果子就會帶回來餵豬。

豬似乎很喜歡吃這種發酵過帶酒味的果子。

王明又來到一頭豬的後面拔毛,這一次竟然很容易地拔出豬毛,而且豬也不跑。

他感到奇怪,又拔了不少豬毛,他發現吃過果子的豬都很容易拔毛,還發現豬背部的毛髮似乎變得更蓬鬆。

“這肯定跟發酵過的桃子有關,豬吃了帶有酒精的食物,所以毛孔會擴張,豬毛就容易拔,而且豬也不容易反抗。”

他連忙取來竹簡將這些知識記下來,也就是說以後在收集豬毛前,得先給豬餵食一些酒,不過部落現在並沒有發明出酒,暫時也能用放壞的應季果子替代。

他收集了不少豬毛並清洗乾淨,又用硫磺粉塗抹在取過毛的豬背上進行消毒。

他將這些豬毛與之前的材料帶到工具作坊。

工具作坊主要是維修石骨器,也會造一些工具,是一個四合院的作坊。

因為部落現在大部分的工具都是進口別的部落的,所以這個工場的作用主要是造武器的,只有二十多人在職。

院子裡擺放著幾個水缸,王明命人到陶作坊取來生石灰,製得石灰水。

他用石灰水清洗了羊角、豬鬃毛、動物筋腱,洗掉上面殘留的血肉,還可以消毒一下,有一定的防腐效果。

生石灰在部落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鞣製皮革、清洗羽毛制羽絨、作糧食的乾燥劑,農田殺蝸牛軟蟲、給養殖場或住所消毒、作為建築材料等都要用到生石灰,那十個男奴隸的工作基本是去開採礦石,尤其是石灰石礦。

工正木魯過來幫忙,很快就將這些材料清洗乾淨。

“我們有長弓可用,暫時不用造威力與效能更強大的角弓。”王明說道,“這些牛羊角和獸筋都存起來,獸角能制強弓,獸筋是造弓箭和護甲的重要材料。”

木魯連忙取來一些藤匾裝著這些材料晾曬。

“我們先造豬鬃刷子,它是給武器上漆的重要工具,只有用刷子上漆,才能讓漆塗抹得均衡,我們的武器效能才會更好。”

王明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族人。

豬鬃刷子非常重要,在二戰時期,豬鬃與桐油便是戰略物資,它們是非常重要的工業材料。

他用石鑿和石錘,造了幾個粗糙的木刷部位,接下來就是要將豬鬃毛合併在木部件上。

但是這個過程也不容易,要怎樣才能將豬鬃毛緊密的接在木把上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