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期看一些比較差的稿件,會產生本能的心理防禦。
怕麻煩,怕寫的不好,怕看完還要找個委婉的理由拒絕等等一系列心理活動。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上過班的老油條都知道,效率那是新人才追求的事,身為老油條講究的就是一個工作充實。
別管工作多少,反正手裡得有個工作做,不然只會一堆零碎的小事找上門。
但是呢,工作又沒那麼多的情況下怎麼辦呢?
慢慢磨唄,寫個文案,三天憋出七個字,這還不算專案標題的六個字。
別管做的有多慢,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上去不就完事了?!
這年頭,哪有那麼多卷王啊,大家都默契的摸魚才是普遍。
當然除上這些職業通病,也會存在一些比較噁心下作的原因。
比如有的稽核人會故意卡新人作者的稿子。
其實說白了就是覺得作者的論文寫的不錯,但是你的論文引用文獻中是不是應該引用一下我稽核人的論文?
所以有的稽核人就會各種明裡暗裡的給新人上一課,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引用自己的論文,蹭個引用文獻的名。
只能說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陽光的地方必然會有陰暗。
各種算計勾心鬥角,在哪裡都避免不了。
不過夏瑜的論文倒是不用擔心這些問題,有宋修野通訊作者的署名,沒有稽核人敢在他這裡玩這些潛規則。
稽核速度估計也會快不少,但是再快,該走的流程也是要走一圈的,這是規矩。
畢竟夏瑜的第一篇論文還不至於達到是所有教授看一眼,就會立刻拍大腿驚呼天縱奇才,跪地折服的地步。
如果她的第一篇論文是一篇解決千禧年七大難題中某一個的證明。
那估計才會引起全世界數學家的轟動,接下來就全球飛吧,世界排名頂尖的學校都會擠破腦袋請她去開研討會。
今年數學領域最高獎項的菲爾茲獎也會毫無懸念的會頒佈給夏瑜。
別問為什麼不是諾貝爾獎,因為諾貝爾沒有數學獎。
至於為什麼沒有,那是眾說紛紜。
大多數學者認為,諾貝爾設獎是為了鼓勵“對人類有實際貢獻”的研究和成就。
而數學獎更偏向於理論,所以沒有數學獎。
當然,根據野史記載。
諾貝爾沒有設數學獎,是因為一位著名數學家和他戀人有染,所以為了報復才沒有數學獎。
野史不一定真,但絕對夠野。
……
話說兩頭,另一邊,霍謹行回到家。
剛坐在沙發上沒多久,便皺著眉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
林燃的聲音傳來,“喂,霍總?”
霍謹行沉默片刻終於開口道:“讓李大師先來我家裡一趟。”
林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