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

第77章 太白兄,翰林學士不屈才

話又說回來,當年的他想破頭都沒想到高宗李治為何會放任吐蕃吞併吐谷渾,無論是從什麼角度出發,都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不置可否,而是看向李治,想看看他會不會和歷史上的他做出同樣的選擇。

“稚奴,你怎麼看?”

李治呲著少了一顆牙的嘴嘿嘿笑道:“我會給予他們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援……”

李世民和李清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發一聲喊:“打他!”

牙脫落李治被雙打的連連痛呼,他大聲喊道:“為什麼打我!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嗚嗚嗚……”

他不明白,真的不明白,狗咬狗就讓他們咬去唄,幫了也沒啥好處,為何還要吃力不討好?

“太白兄,我問你,為何要幫助吐谷渾?”李清拎著李治放到一邊,看向李白問道。

李白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是要鋤強扶弱,是為了道義……”

“你的確適合做翰林學士,太白兄。”李清伸手一糊臉,哀嘆一聲:“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以大唐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幫助吐谷渾的確是應當的,但實際上並不是出於道義,而是因為這樣做對大唐有利。”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你應該聽說過,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吐蕃這個鷸和吐谷渾這個蚌達成一種平衡,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從中取利。當吐蕃佔上風的時候就幫助吐谷渾,當吐谷渾佔上風的時候就幫助吐蕃,不讓一家獨大。”

“當然在頒佈詔書的時候,的確應該宣告是為了道義。”李世民補充了一句。

“這……難道不需要讓人知道事實嗎?”李白開始懷疑人生,“比如到底為何幫助某一方。”

“當然不,事實只會讓事情變得複雜化。”李世民笑著接過李清遞過來的可樂,“翰林院的文人們,禮部,還有百姓只想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問題是國家利益的保證,總會涉及到和人民認為是壞人的一方達成某種交易,也會對我們幫助後沒有任何好處的好人袖手旁觀,所以外交事務一般都是由中書省的宰輔們決定,最後交予別人執行。”

“明白了,看來我這縱橫術是學到了狗肚子裡,竟然如此愚蠢……”李白不禁哀嘆一聲,開始懷疑人生。

難道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或許當初陛下是為了保護自己,才讓自己待詔翰林,而不是參與國家事務?

“噢,別這麼想,太白兄。”李清深表同情地安慰著李白,“至少你還能認識到這一點,不是嗎?”

“你是誇我呢還是罵我呢?”李白斜著眼睛看李清。

半晌後他忽然驚覺:“不對啊,二位有如此之潑天之才,為何也與白一樣,蹉跎鄉里?”

李清惡趣味地衝著李白擠擠眼睛:“你猜?”

聽到這兩個字的李世民一下子就回想起初見賢弟的那個夜晚,不由得會心一笑。

“古人常說鄉野有遺賢,誠不欺我。”李白長嘆一聲:“我李白自詡才學過人,今日方知一身所學也只能吟風弄月,無病學呻……罷了,罷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