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退隱後,大漢傾覆,曹操慌了

第296章

魯肅是真的想罵娘了,他也是第一次覺得孫權是真的短視。

可孫權是主公,他是屬下,他不能質疑孫權。

至少目前的情況還算樂觀,因為孫權已經打算聯合劉備,共同對抗曹操了。

雖然出發點不一樣,但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就行了。

魯肅趕緊抓住機會,勸說孫權一定要和劉備結盟,千萬不能給曹操逐個擊破的機會。

想要完成統一大業,孫權就必須聯合更弱的劉備,對抗強大的曹操。

除了這個戰略方針,其他都是虛的。

孫權點頭,表示他明白了魯肅的意思,並準備派魯肅前往荊州,和劉備結盟。

魯肅心裡高興,當即就答應下來,回去之後就開始做準備,打算用最快的時間前往荊州,促成孫劉再次聯盟。

但是,魯肅這邊還沒有出發,曹操的使者就來了。

曹操也是在派出了天子使者之後才意識到事情不妥,因為孫權這個人,確實沒什麼遠見,如果不給孫權吳王的稱號,孫權肯定會就此翻臉。

既然如此,那就給孫權吳王的稱號。

不過就是吳王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算孫權成了吳王又如何?

孫權能靠著吳王的稱號,多出來一塊地盤,多出來一個兵馬?

根本不可能!

沒有足夠的實力,貿然稱王,不僅得不到好處,反而會讓人唾棄。

他孫權,有這個實力嗎?

最多就是名聲上好聽一些。

既然是華而不實的東西,那曹操為什麼在意?

等將來滅了東吳,活捉了孫權,廢掉孫權吳王的稱號,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嗎?

鼠輩之所以是鼠輩,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遠見卓識,只能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已。

所以曹操加派了一名使者過去,就是要加封孫權為吳王,讓孫權不要因為曹操稱王的事情鬧彆扭,先聯手滅了劉備再說。

孫權見到曹操使者的時候,果然再次改變了主意,堅定地站在了曹操這邊,表示他一定會全力配合曹操對付劉備,絕對不會讓曹操失望。

至於之前前往荊州的魯肅,孫權也沒有把他叫回來,因為孫權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讓魯肅去和劉備結盟,趁著劉備放鬆的時候,孫權突然背刺,劉備如何抵擋?

孫權覺得他真的是太聰明瞭。

為了做到這一點,孫權專門給周瑜和呂蒙寫了密信,要求他們在接到魯肅的命令之後,佯裝後退,讓劉備放鬆,然後等待他的命令,一舉進攻荊州,徹底消滅劉備。

周瑜早就看劉備不順眼了,也知道劉備很厲害,很難纏,一直以來他都支援先滅掉劉備,佔領荊州,然後再慢慢和曹操掰手腕的策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