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劉備相信了孫權結盟的誓言,把關羽從長沙調了回來,全力籌備糧草物資,各種武器軍械,分明就是要聯合孫權北上,討伐曹操。
為什麼劉備這麼著急?
因為劉備不能等了。
再等下去,蕭尋就要領兵從益州出來,進攻荊州了。
就現在這個情況,劉備有什麼本事擋住蕭尋的進攻?
所以劉備必須抓緊時間,和孫權一起北伐,爭取能夠奪取荊州北部的一些城池作為新的地盤,暫時穩住局面,等到蕭尋從益州出兵進入荊州的時候,劉備就能獲得一些戰略縱深獲得緩衝;
如果可以的話,劉備甚至已經打算讓出荊南三郡之之一、甚至是之二,請孫權過來幫忙抵擋蕭尋了。
所以劉備必須抓緊時間。
抓緊時間北伐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儘快造成孫權和曹操對抗的既定事實,讓孫權不好反悔。
雖然孫權也是人傑,但劉備知道孫權這個人,真的是不可信。
之前他在益州的時候,孫權就暗中搞出來不少小動作,妄圖吞併荊州;
等到曹操回過神來,給了孫權足夠的好處,說不定孫權又要改變立場了。
所以,必須要快。
孫權看著劉備積極準備北伐,心中冷笑,但還是給魯肅寫信,讓他也加入進去。
不讓魯肅全力配合劉備籌備各種物資,劉備怎麼相信他是真心北伐?
不讓劉備相信他真心北伐,他怎麼好背刺劉備呢?
劉大耳啊劉大耳,這一次你死定了!
神仙都救不了你!
同一時間,曹操收到了孫權的密信,表示等劉備北伐的時候,讓曹操給力一點,在正面拖住劉備,好讓他在後面動手,給劉備一個驚喜。
曹操當然不會有什麼意見,當即開始給曹仁運送糧草兵馬,讓曹仁積極備戰。
就這樣,新年剛過完,荊州的形勢就變得緊張起來。
劉備幾乎是把荊南三郡的家底全都掏了出來,總算湊夠了五萬大軍,由關羽龐統為先鋒,兵鋒直指襄陽。
周瑜為了演戲,也集結了兩萬軍隊,配合劉備一起北上,進攻襄陽。
七萬大軍抵達襄陽城下的時候,曹仁緊閉城門不出,不管劉備和周瑜如何叫陣,就是不予理會。
劉備心裡著急,迫切想要進攻,讓曹仁出來決戰,但是曹仁知道自己的斤兩,也知道劉備這次北伐有多大的決心,當然不會主動求戰,而是下定了決心在襄陽死守。
要麼劉備就攻破襄陽,把曹仁打敗,要麼就在城下乖乖耗著。
反正曹仁不著急。
劉備已經等不下去了,把諸葛亮、龐統和法正叫過來商量對策,但是他們三人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自古以來,攻城都是最難的。
沒有人喜歡攻打一個堅固的城池,更不要說這個城池還有曹仁這樣的名將死守。
劉備見諸葛亮三人都沒有辦法,無奈之下,只能去找周瑜,希望周瑜能有破局的辦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