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一共有四個菜市場,何雨柱去的是離家最近的菜市場,大概有五站路,坐公共汽車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那時,大人愛逛東單菜市場,是為了買菜做飯,女孩子愛逛東單菜市場,是為了看花花綠綠的點心和糖果。
很多十多歲的男孩也愛逛東單菜市場,那是為什麼呢?
原來,東單菜市場有三個門,朝南在東長安街上有兩個,朝東在東單北大街上有一個。
所以,男孩們如果要到東單郵局發信,或者到東長安街的兒童影院看電影,就喜歡抄近路,從東單菜市場的東門進,穿到東單菜市場的南側,從西南門出。
何雨柱下了公共汽車,快走幾步就到達了東單菜市場。
這個東單菜市場是個只有一層的單體建築,但西側有搭建起來的二樓辦公區。一進菜市場,就可以看到排列整齊的櫃檯,宛若火車站的候車大廳。
從鄰長安街的南門進去,就會看到緊靠南邊的一排櫃檯是賣豬肉、豬排骨的;靠西邊那一排櫃檯是賣牛羊肉的;靠北邊的櫃檯是賣各種青菜和水果的。
東邊的櫃檯是賣醬菜、豆製品和熟食的;東門把口一邊是賣點心和麵包的;中間的地方用白瓷磚砌成四四方方的水池,是賣海鮮和河魚的。
最吸引人們眼球的是北面賣果蔬的斜面大貨架,上面的西紅柿、青椒、黃瓜碼放得五顏六色,可整齊了。
東單菜市場最熱鬧的時候是春節。
那時沒有暖氣,市場裡就安置了兩個高高大大的鐵皮爐子,燒煤取暖。
數九寒天,鐵皮爐子燒得通紅,周圍還用鐵絲網圍著,生怕顧客撞著。
菜市場的三個大門都有軍綠色帆布做的厚厚的棉門簾,天長日久,上面都被顧客蹭得油光鋥亮了。由於棉門簾很重,小孩子進門,都得大人幫助掀開,從兩道棉門簾的縫隙中鑽進去。
春節之前,東單菜市場是最具煙火氣的地方,裡面人聲鼎沸,人挨人,人擠人。南面賣肉的,因為有連著骨頭的凍肉,售貨員拿著大斧頭砍成一塊一塊的。
那時,許多東西都憑本要票。
人們興高采烈地排隊買一年僅供應一次的二兩葵花籽和半斤花生。
夏天,如果能攢足兩毛錢,孩子們就會來一次“報復性消費”,去東單菜市場花一毛五分錢買一個義利果子麵包,再花五分錢買一瓶北冰洋汽水,那可美得不得了。
看著售貨員從雪白的、印著北極熊的大冰櫃裡拿出透著涼氣的汽水,喝上一口,暑氣全消,那叫一個爽!
...........................
何雨柱先去南邊買了五斤的五花肉,晚上要做一個扣肉,為什麼做扣肉,嘿嘿,解饞呀...自己妹妹一家被一個惡婆婆一直打壓著,油水一定不多,所以要做這種扣肉來解饞。
扣肉不油不膩,解饞是最好的,孩子女人都能吃。
跟著何雨柱又去撈了一條鯉魚...這鯉魚是黃河鯉魚,又名鯉柺子,背部為黃褐色,腹部為淡黃色,尾鰭顯紅色。
這黃河鯉魚和鯉魚可是有很大差別的,黃河鯉同淞江鱸魚,興凱湖魚、松花江鱖魚被共譽為四大名魚。
黃河鯉,自古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洛鯉伊魴,貴如牛羊”之說,向為食之上品。黃河鯉還以其肉質細嫩鮮美,金鱗赤尾、體型梭長的優美形態,馳名中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