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漲一年知識,我諾獎拿到手軟

第6章 藥學講師,李舟醫藥兩開花!

傳承的方法,就是師傅帶徒弟。

這樣的壞處就是,一旦老師傅還沒來得及將技術傳給徒弟,就遇到不測的話,可能會導致某一門技術失傳。

後來者想再利用這門技術,又要從零開始進行研究。

西方由於留下了大量的、詳細的實驗資料。

後來者只要翻看這些實驗資料,他就可以重複前人所用到的技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還可以獲得疊加性的進步。”

話音落下。

班級學生們,紛紛點頭。

夏國有著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和傳承。

但還是有許多技術,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傳。

李舟繼續說道:“從鍊金術轉變成我們現代化學。

這個過程,其實是非常漫長的。

起到最關鍵性的人物,就是安託萬·拉瓦錫!

拉瓦錫是法蘭西的貴族,非常富有。

所以他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單純是因為熱愛。

拉瓦錫被譽為現代化學之父。

那麼他做過哪些貢獻呢?

首先,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解釋燃燒原理的科學家。

在這個過程之中。

拉瓦錫還發現了氧氣。

在他之前。

科學界對於燃燒的解釋,一直堅持都是‘燃素說’。

燃素說,提到物質裡面有這個燃素,燃燒的過程就是釋放燃素的過程。

但是燃素說,它解釋不了一種現象。

就是我們為什麼用扇子去扇這個爐子,這個爐子裡的火會更旺?

拉瓦錫,壓根就不相信燃素說。

因為他用天平測量了燃燒之後,生成物的總質量。

他發現這個總質量,比原先重了一些。

如果你燃燒的原理是燃素說。

按理說你釋放掉了燃素,你生成物的質量,應該變得更輕,而不是更重。

但拉瓦錫不相信歸不相信。

卻始終弄不明白,多出來的一部分質量,到底來自哪裡。

直到有一天。

一位科學家拜訪拉瓦錫,給他展示了一個加熱氧化汞的實驗。

在加熱的過程當中,釋放出了一種氣體。

這種氣體,可以使火燒得更旺。

拉瓦錫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燃燒之後,生成物總質量增加的那部分,就是來源於這種氣體。

他把這種氣體,就叫做氧氣。

到了1777年。

拉瓦錫發表了一個重要的報告,叫《燃燒概論》。

在這篇報告當中。

他用氧化說,準確地解釋了燃燒的原理,並認為燃燒一定要有氧氣的參與。

卡瓦錫之所以能發現燃燒的原理,是因為他對燃燒前後的總質量,進行了精確的量化。

由此他還發現了化學裡非常重要的一個定律——質量守恆定律!

就是化學反應前後,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物質的總質量,是保持不變的。

為了貫徹好這個質量守恆定律。

拉瓦錫聯合了法蘭西的一些科學家,制定了一個統一的度量衡。

這個度量衡,就是我們現在絕大部分國家,都在使用的‘公制度量衡’,也就是長度單位‘米’、時間單位‘秒’、質量單位‘千克’等測量單位。

拉瓦錫除了統一度量衡,還統一了化學名稱。

他在1787年,發表了一本書,叫做《化學命名法》。

我們現在化學裡用到的化學名稱,都是遵循這本書給出的命名方法。

在這本書之前。

許多科學家,對同一種物質的叫法,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鹽’。

有的化學家叫它‘食鹽’。

有的化學家叫它‘鹽巴’。

而有了《化學命名法》之後。

鹽在化學當中的名稱,只有一個,那就是氯化鈉!

有了固定的化學名稱,有了質量守恆定律,以及拉瓦錫發明的化學方程式,讓化學正式成為一門學科。”

話音落下。

班級裡掌聲陣陣,經久不息。

他們不光為李舟10分鐘回顧化學歷史而鼓掌,也為布蘭德、伯特格爾、拉瓦錫這樣的化學先驅而鼓掌。

如果沒有這些化學先驅。

那他們不可能在這裡聽化學課,感受化學帶來的魅力。

……

講臺之上。

李舟繼續說道:“現代化學發展的過程裡,逐漸催生出天然有機化學,它主要研究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合成、結構和效能。

20世紀初至30年代,先後確定了單糖、氨基酸、核苷酸、牛膽酸、膽固醇和某些萜類的結構,肽和蛋白質的組成。

20世紀30至40年代,確定了一些維生素、甾族激素、多聚糖的結構,完成了一些甾族激素和維生素的結構和合成的研究。

20世紀40至50年代前後,發現青黴素等一些抗生素,完成了結構測定和合成。

20世紀50年代,完成了某些甾族化合物和嗎啡等生物鹼的全合成,催產素等生物活性小肽的合成,確定了胰島素的化學結構,發現了蛋白質的螺旋結構,DNA的雙螺旋結構。

20世紀60年代完成了胰島素的全合成和低聚核苷酸的合成。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進行了前列腺素、維生素B12、昆蟲資訊素激素的全合成,確定了核酸和美登木素的結構並完成了它們的全合成等等。

從本學期開始。

我會詳細的給大家講解有機化學,帶你們瞭解化學物質、化學反應、反應機理、製備方法,從而為後續研發藥物,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課程的深入。

2017級藥學本科班的學生們,都聽得如痴如醉。

李舟講師的講課內容,非常精妙、通俗易懂、善於舉例、深入淺出,每句話都直至有機化學的本質。

學生們第一次體會到,原來化學是那麼的有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