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時分。
金陵大學仙林校區。
生命科學學院,藥學系。
李舟拿著書本,來到2017級藥學本科班,給學生們上《有機化學》。
剛剛走進教室。
原本喧鬧的班級,頓時一靜。
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聚焦在李舟身上。
李舟簡單自我介紹一遍後,開口道:“從本學期開始,由我教你們《有機化學》這門課程。
我平常除了教你們之外,還負責醫學院14臨醫(1)班和14臨醫(2)班的教學工作。
所以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待在鼓樓校區醫學院那邊。”
聽到這裡。
班級學生們都嘖嘖稱奇。
他們沒想到。
本學期教他們《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師,竟然是一位醫學和藥學雙料博士,妥妥的大神級存在!
見到學生們的表情。
李舟心裡微微一笑。
校方本來給他安排的教學任務,是隻教醫學院那兩個班級。
但李舟擁有藥學博士學位。
如果只教醫學不教藥學,未免太過浪費。
考慮到這一點之後。
校方又給他加了一門課。
李舟環視眾人,語調清晰的說道:“上課之前,我們先用10分鐘的時間,來回顧一下現代化學的演變過程。
化學的歷史,其實非常短。
它是從一種古老的鍊金術發展而來。
提到鍊金術。
夏國和西方,都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鍊金術。
夏國的鍊金術,嚴格來說叫‘煉丹術’,它煉的是能讓人長生不老的丹藥。
而西方的鍊金術,是正兒八經的,想把一些便宜的金屬,煉成昂貴的黃金。
兩種鍊金術,我們現在看都比較荒謬。
可他們在鍊金的過程中,都發現了一些意外的驚喜。
像夏國的鍊金術,就發明出火藥。
西方的鍊金術,收穫的驚喜可能就更大一點。
因為它在鍊金術的基礎上,發展出現代化學。
那麼西方的鍊金術,是怎麼演變成我們現在的化學呢?
其實整個過程之中。
出現了三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我們把這三個人講清楚,整個演變的過程,就非常的清晰明瞭。
第一位鍊金術士,是17世紀的日耳曼商人——布蘭德。
這裡簡單說一些。
西方的鍊金術士,不是一個正經的職業。
在西方,只要你有錢有閒有技術,你就可以參與鍊金。
布蘭德在鍊金時,腦子裡冒出一個非常奇怪的想法。
他認為金子是黃色的,而人的尿液,也是黃色的。
所以他認為人的脲液中,應該存在金子。
於是布蘭德就收購大量的尿液,拿到實驗室進行熬煮,最後在熬幹了的尿液中,發現了一種白色的物質——白磷。
白磷特別易燃,燃燒時發出的是冷光。
很多魔術師都會購買白磷,參與到自己的表演裡。
布蘭德雖然沒有收穫黃金。
但他憑藉白磷,仍然賺取了大量的財富。
布蘭德對於白磷的提煉過程,是一直進行保密的。
後來又有一位科學家。
他意外得知布蘭德是從脲液中提取白磷的,於是他也做了相關實驗,並把這個方法寫進一本書裡,公佈出去。
所以後來的鍊金術士,就根據書中的方法,也提煉出白磷。
其實白磷的發現,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首先它是人類第一次透過實驗的方法,獲取到的單質物質。
因為白磷這種物質非常不穩定。
所以自然界中的白磷,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而且白磷的方法,是被詳細記錄下來。
後來者是可以重複這個提煉的過程。
這就是說,白磷的發現,它標誌著西方的鍊金術,開始慢慢的轉向了我們現在的化學。”
說到這裡。
李舟頓了頓,說道:“第二位鍊金術士,他的名字叫伯特格爾。
伯特格爾雖然是一位鍊金術士,但他並沒有一直鍊金,而是在煉製歐洲本土瓷器,也就是現在國際上非常受歡迎的邁森瓷器。
眾所周知,瓷器被髮明出來後。
這種技術,一直被牢牢掌握在我們夏國人手裡。
夏國的瓷器,在歐洲非常受歡迎。
運送到歐洲的瓷器,價值相當於同重量的黃金。
即便貴到這種程度。
也有很多歐洲人,願意花錢購買。
所以歐洲很早就想實現瓷器本土化,卻一直燒製不出來。
伯特格爾在研究瓷器的過程裡,不斷嘗試赤土的配比,以及燒製所需要的爐火溫度。
這種實驗,他足足進行上萬次。
最後,他終於燒製出精美的邁森瓷器!
伯特格爾在制瓷時,用到了天平、量杯等一系列的測量工具。
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將制瓷過程中所需要的資料,進行精確的量化。
而且他把這些量化的實驗資料,都詳細記錄在冊。
透過上面的描述。
同學們應該已經發現。
西方制瓷和東方制瓷的態度,截然不同。
西方是把它當做科學來研究。
而夏國是把它當做一門技術,來進行傳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