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茲病毒疫苗的研發,困難重重。
因為它有複雜性和高度變異性,能夠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統攻擊,這使得傳統疫苗透過激發特定抗體反應來中和病毒的策略變得異常艱難。
此外,HIV感染人體後,病毒會藏匿於免疫細胞內部,形成所謂的“潛伏庫”,使得免疫系統難以徹底清除。
數十年來。
科學家嘗試了多種疫苗策略,包括基於病毒表面蛋白(如gp120和gp41)的疫苗、載體疫苗、以及旨在啟用細胞免疫反應的疫苗等。
然而,這些努力大多未能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顯著的保護效果。
最著名的失敗案例之一是2007年宣佈結果的“STEP”和“Phambili”兩項大型臨床試驗,它們測試了一種基於腺病毒載體的HIV疫苗,結果未能降低感染風險,反而引發了關於疫苗安全性與有效性的廣泛討論。
此時此刻。
眾人非常疑惑。
李舟老師,啟動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專案。
真的有必要嗎?
……
多媒體教室內。
李舟看到學生們的表情,直言道:“我知道艾茲病病毒疫苗的研發之路,註定困難重重。
這些年來,無數科學家為了HIV疫苗,前赴後繼。
這條研發之路漫長且充滿未知,但每一次科學上的小步前進,都是人類對抗這一全球公共衛生威脅的重要勝利。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種能夠有效預防HIV感染的疫苗會問世
這不僅將為全球數億HIV感染者及其家庭帶來希望,更將是人類智慧與勇氣在醫學領域的一次偉大勝利。
讓我們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這話一出。
在場的十位學生,重新燃起希望。
李老師說的對!
無論這個專案成功與否,都會讓他們學到很多東西。
李舟繼續說道:“你們應該聽說過天壇株痘苗病毒嗎?”
“聽說過!”
學生們紛紛點頭。
天壇株痘苗病毒,可是一位“大功臣”,在上世紀,它幫助人類成功消滅了天花這一可怕的傳染病。
李舟開口道:“天壇株痘苗病毒,是夏國消滅天花的功臣。
它的安全性久經考驗,擁有超過1億劑接種的安全記錄,其安全性經過了時間和大規模人群的雙重檢驗。
如果我們以天壇株痘苗病毒作為載體,構建重組艾茲病疫苗(rTV),有望實現DNA初免/rTV加強的組合免疫方案。
這種複製型載體,擁有獨特優勢。
它能持續刺激免疫系統,模擬病毒慢性感染過程,從而誘導更持久的免疫反應,為艾茲病防治,帶來新的希望……”
隨著李舟的講述。
課題組學生們,都越聽越起勁。
他們得知具體的科研計劃後,頓時明白李舟老師啟動這個科研專案,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心有溝壑!
只要按照制定的計劃,穩紮穩打。
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
課題組真的有希望,研發出行之有效的HIV疫苗!
……
見到學生們興奮的樣子。
李舟心裡一笑。
HIV疫苗專案,對外界來說難如登天。
但對現在的他而言。
其實難度一般般。
第一,他的醫學水平和藥學水平,雙雙達到兩院院士的水平。
第二,金陵大學給他撥款5000萬元的科研經費,且學校具備各類專業的科研裝置和條件。
第三,李舟重生之前,夏國醫學界研發出的艾茲病疫苗,取得重大突破,I期臨床試驗大獲成功,他當時參加了新聞釋出會,瞭解了他們的研發思路。
種種因素之下。
李舟認為研發出艾茲病,只剩下時間問題。
至於找10位學生加入課題組。
只是讓他們打打下手,做做雜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