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
晚上21點。
蘇城,某住宅小區。
楊輝和平常一樣,登入手術直播平臺。
作為蘇城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的副主任醫師。
他希望透過觀賞大咖們的精湛技藝,學到一些東西,提升自己。
剛剛登入網站沒多久。
楊輝的注意力,便被一個手術直播間給吸引。
說是手術直播。
倒不如說是錄影回放。
直播間名為《金陵鼓樓醫院李舟教授,完成世界首例微創冠脈多支搭橋同期二尖瓣鉗夾手術!(直播回放)》。
看到“世界首例”這四個字。
楊輝頓時來了興趣。
他連忙點進直播回放,觀看手術過程。
畫面伊始。
李舟教授簡單說了患者的基本情況。
徐先生(化名)是一名嚴重的糖尿病腎病患者。
他因為長期糖尿病,已經導致腎功能嚴重損傷,處於透析狀態。
兩週前,張先生出現嚴重胸痛,就診後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冠脈造影提示嚴重三支病變,同時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病情極其複雜。
他不僅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等嚴重心臟疾病,還因糖尿病腎病V期(尿毒症期)長期依賴透析治療。
傳統開胸術式與體外迴圈,均可能導致患者腎功能進一步惡化甚至衰竭。
看到這裡。
楊輝眉頭緊皺。
他本人就是一位心外科醫生。
捫心自問。
如果他碰到這樣的患者,是無能為力的。
畫面裡。
主刀醫生李舟教授,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克服了尿毒症患者血管鈣化嚴重、凝血功能差、容量管理等難題,在非體外迴圈、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乳內動脈-前降支搭橋和大隱靜脈-旋支-後降支搭橋,同時透過經心尖二尖瓣鉗夾技術,完美的改善了二尖瓣反流。
整個手術過程精準高效,神乎其技!
由於直播的關係。
李舟在手術的過程裡,還不斷進行教學。
“一名外科醫生,必須有‘手感’!”
“好的醫生,第一刀切下去時,就能明白患者的組織韌性、彈性,知道自己該用多大的力氣,器械該從什麼角度進入、能進到什麼程度,組織能承受的牽扯張力有多大。”
“那手感怎麼來呢?當然來源於數千臺手術,所鍛煉出的身體本能!”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我手術時速度這麼快?原因在於,我一方面術前模擬充分,另一方面習慣提前下達手術指令。”
“比如我手上還在修補組織,嘴裡已經叮囑護士準備縫合線,指令會細到用幾號線、多少量。我也會預先提示麻醉醫生,正在進行什麼操作,多長時間後要注入肝素。”
“在我的手術裡,沒有一分鐘是浪費的!”
“……”
不知不覺間。
楊輝已經拿出紙筆,默默的記著筆記。
這臺手術直播,全程乾貨滿滿。
連他這位蘇城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的副主任醫師,都受益匪淺,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原本,楊輝醫術高超,是一個非常自傲的人。
但是觀看完鼓樓醫院李舟教授的手術直播後。
他才明白,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畫面裡。
李舟對著鏡頭總結道:“這類合併尿毒症的複雜心臟病患者,以往被視為外科手術禁區,手術風險極高,而此次採用的微創雜絞技術,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體外迴圈、外科開胸等對此類患者帶來的風險,不僅避免了多次手術打擊,還大大降低了手術創傷,為高危心臟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聽到這話。
楊輝暗暗點頭。
隨著夏國人口老齡化程序加快,類似這樣合併多系統疾病的複雜心臟病患者,註定會越來越多。
李舟教授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為這類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為更多疑難危重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