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葉西西在倉廩的角落裡發現了自己在出事時身上的小揹包,包裡是她的一些個人用品:
一本牛皮筆記本和一支鍍金鋼筆,鋼筆筆帽刻“為人民服務”,那是外婆送給她的禮物,她一直捨不得用,卻從不離身;
碩士畢業時母親送給她的百達翡麗Calatrava系列鑲鑽手錶,是母親在國外特意為她定製的;
一套化妝品和護膚品,都是她平時用慣了的品牌;
一支防狼噴霧和一個電擊手環,是小姨耳提面命一定要隨身攜帶的。
看著這些熟悉的物品,她忍不住掉下淚來,小姨聽到她的死訊肯定很傷心吧?
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從她這裡改變小姨和外婆的命運。
希望她們這輩子能平安喜樂。
等她從空間出來的時候,時間已經不知不覺快到中午11點半。
葉西西記得生產隊裡中午回家休息的時間是12點,知青們回家吃完飯午休一會,下午2點就要繼續上工,5點半下工。
知青們,尤其是男知青們參加的都是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每次中午回到家裡早已飢腸轆轆。
但原主一早上睡到自然醒,中午也不肯做飯,宋硯洲幹了一上午的體力活,還得頂著大太陽走路回家做飯給她吃。
宋振國、周淑蘭和宋曉芸因為幹活的地方離住的地方太遠了,走路來回都要四五十分鐘,所以乾脆在地裡找個陰涼的樹下休息,中午只吃早上帶過去的饅頭或者玉米麵窩窩頭配白開水。
一餐就這樣囫圇吞棗應付過去。
宋硯洲原本可以不回來,但原主揚言不給她做飯就不吃東西,餓死肚子裡的孩子。
宋家人怕了她,只能由身強力壯的宋硯洲大中午的來回奔波,幫她做完飯後,隨便倉促吃一點後休息一會便急著往地裡趕。
葉西西從穿越到現在為止,已經不知道第幾次對原主的行為深深的鄙視和吐槽。
明明在孃家所有家務活幾乎都被她包攬了,別說做飯,挑水砍柴的活她都搶著幹。
可是到了宋家,她就跟殘廢了似的,仗著肚子裡有貨,什麼都不做,什麼也不管,醬油瓶倒了都不扶一下那種。
真真要人命!
宋家人能忍受原主至今,實在是不容易。
今天不如就自己來露一手吧。
從廚房拿了個菜籃子,往菜園子裡走去,蹲下身掐了把嫩韭菜,清香混著泥土味直往鼻尖鑽。
掰下一顆水靈靈的大白菜,蘿蔔挑了根粗的,一拔出來表皮的鬚根帶著泥。
這種從菜園子到廚房幾步之遙的新鮮脆爽,是葉西西以前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新鮮。
住在大城市裡的年輕人,買菜都去超市,哪裡親自下過地了?
回到廚房,角落裡放著沙藏的半筐紅薯,拿了幾個,在木製櫥櫃裡發現一包麵粉,倒了一些到瓷盆裡。
又從空間裡拿出兩顆雞蛋,她看著眼前的食材思索片刻。
“那就做個韭菜雞蛋餃子,再燉鍋白菜蘿蔔湯,主食就蒸紅薯吧。”
接下來是利落的洗菜、切菜,葉西西做起來動作熟練優雅,有板有眼。
她從小和外婆小姨相依為命,外婆是個樸素的大學教授,家務活從不假借他人之手,更不喜歡家裡請保姆。
用外婆的話說,“家裡請個外人算怎麼回事?自己又不是沒有手沒有腳。”
葉西西跟著外婆和小姨學,也有了一身的好廚藝。
小姨受情傷後身體有過一段時間很差,胃口不好,一般的東西很難引起她的食慾。
她便報了幾個美食班,整天除了學習、練舞和上一些父母要求的培訓班,就是琢磨怎麼做好吃的討小姨歡心了。
韭菜切碎末鋪在瓷盆裡撒上鹽殺水,豬肉剁碎,雞蛋打進粗瓷碗,筷子頭剛攪兩下,金黃的蛋液就膨起細密的泡。
她特意留了半把韭菜梗,等下要熗鍋用,蔥花香在這個年月比肉還金貴。
先和麵,等醒面的功夫才想起來要生活。
看著農村土灶的灶膛還有旁邊的鼓風箱,葉西西有些傻眼了,剛剛興沖沖準備大展身手,居然忘記自己不會生火……
回想著在後世那些新農人影片裡生火的場景,葉西西依葫蘆畫瓢地將乾枯的玉米秸稈架成三角,火柴“嗤”地擦燃,火苗剛舔到秸稈邊緣,穿堂風就把火舌撲滅。
如此反覆幾次都如此。
葉西西有些氣餒。
終於在第五次點燃火柴時,火星終於順著秸稈蔓延,她慌忙往灶膛裡塞秸稈,又去拉鼓風箱的木柄,卻因用力過猛發出“嘎吱”怪響。
濃煙突然倒灌而出,她被嗆了個正著。
咳咳,眼淚糊住了視線,慌亂中打翻裝引火物的鐵皮桶,乾草灑了滿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