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小型海陸空裝置現在的技術根本不可能實現,那現在難道要研究核動力的小型化?
所有人都看向陸曉,因為在場的人都很明白一個事實。
那就是靠著他們的研發能力,也許在過五十年,都不可能成功將核動力小型化。
學界有一句話一直在流傳,那就是人類距離可控核聚變,永遠還有五十年!
這是所有人公認的事實。
小太陽專案,其實就是在嘗試將核聚變小型化。
像是航母上的核動力,大型潛艇上的核聚變,還有核電站的核動力,這都是利用燒開水原理,體積非常巨大。
可控核聚變最大的優勢就是將核能縮小,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
要是隻有手提箱大小的核動力能源核心,就能供應巨大的能量,那無數交通工具都可以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陸曉也沒辦法短期內將可控核聚變造出來。
看見大家都投來期待的眼神,心中有些尷尬。
既然可控核聚變沒辦法弄出來,那還有別的什麼辦法嗎?
陸曉快速思考著,這就相當於現在遇到了一個sss級別的高難度研究課題,知道這個課題不可能弄出來。
只能降低難度,比如先把s級別的技術弄出來。
需要小型化核動力,主要目的是為了給交通工具提供動能。
提供動能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現在戰鬥機用的就是燃油,看著內燃機原理的發動機提供動能。
為什麼新的飛行器,不能使用戰鬥機的動能,主要原因還是續航、裝載然後需要用到很大的空間,而這次全新的交通工具,大小受到限制。
想了一會兒,陸曉才說道:“核動力小型化,我短期內也沒辦法,也許幾年內都沒辦法成功,所以暫且擱置這套方案,現在我們還是想想另外兩種形式。”
其他人聽了點點頭,心中雖然失望,但也不意外。
畢竟核動力小型化這可是個大專案。
陸曉說的另外兩種形式大家也很清楚。
除了核動力,那就只有燃油還有電能了。
也就是現在汽車的兩種動力模式。
不管是汽車,還是航天器,主要形式都是這兩種。
化學燃料,還有利用電能。
內燃機為主的發動機和使用電能的電動機。
現在只有從這兩個方向入手,討論那個方式更加適合現在的方案。
並且,還要對這兩種模式進行技術升級,才能符合方案的條件。
劉真說道:“用化學能的發動機目前的缺點就是噪聲比較大,燃油也需要很大的空間,不過按照戰鬥機的動力,其實也是可以的,只要我們解決垂直起降的問題,也許燃油動力的裝置也是可行的。”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其實戰鬥機如果改進一下,能夠快速起降,再適應水下航行,那完全可以用於接人。
那接下來大家討論的,便是如何改進戰鬥機,讓它們擁有在深海航行的能力。
還需要在外觀上進行改造。
適應地面行駛,比如戰鬥機可以變形。
有飛行形態,也有地面還有海底行駛的形態。
這樣一來,他們討論出的方案也就滿足條件了。
陸曉聞言仔細想了想,覺得這也是個解決辦法,讓戰鬥機擁有變形的能力,總要比研究出可控核聚變還有小型化核動力要簡單不少吧。
這倒是有點像變形金剛了。
汽車人變身啊!
陸曉還沒有說話,另外有人又提出另一個方案。
“我覺得,還是電能更好,要是我們有高能電池,用電動機在水下會更加安靜,就是電動機可能也要改造,讓電動機的動能更加強大,能夠提供飛行的動力。”有人說道。
現在的戰鬥機還有大飛機,都是用的化學能,自然是因為電能很難提供這麼大的推力。
當然電能也能轉化成機械能,在無人機上,就是用的電能嘛。
只不過無人機的飛行速度,那麼慢。
肯定不符合大家的需求。
戰鬥機能超音速,就是因為化學能噴射出大量物質,這樣提供的動能才足夠巨大的飛行器快速飛行。
電能沒辦法噴射東西。
那最終就只能靠著機械能,螺旋槳旋轉擾動空氣。
電動機廣泛運用在新能源汽車上,還不是因為電動機很難用在大型飛行器上嘛。
當然這人提出電能的方案,也是因為電能有很多優點。
目前在無人機領域,大部分無人機就是用的電動機,甚至是使用太陽能提供電力,可以24小時飛行在空中。
蓉飛集團這邊也有相應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比較小型。
其中材料也比較輕便,只有這樣才能長期在天空飛行。
這些技術自然是可以改進的,要是陸曉投入精力將相關裝置升級,也許夏國的電動機還有電池都會迎來很大的發展。
他們表面上是在做救人的海陸空救人飛行器,實際上這種飛行器誕生,那運用的各種技術,完全可以給其他行業帶來變革。
這次採用電能,攻克無數技術難點。
將來所有電動車,肯定也會迎來升級。
目前新能源電動車的續航也只有幾百公里,要是有全新的電池,那不就可以續航幾千公里。
速度上現在倒是已經差不多了,再快也用不上,畢竟是在地面航行,快了也沒多大用。
劉真也想了很多,他沒等陸曉回話,便大聲贊同道:“電能好啊!要是我們把電能的相關技術難題攻克,我們收穫會更大。”
化學能的海陸空飛行器那有電能收穫大。
劉真是看到了陸曉插手電能海陸空交通工具後,將要獲得的巨大好處。
至於化學能的交通工具就算是攻克海陸空航行,其實好處也就那麼多。
畢竟電能攻克難題,自然也包括了讓交通工具,能夠在水下起降啊。
另外電能的交通工具改造改造,不就可以用上化學能了?
為了讓陸曉將精力投入到電能海陸空交通工具研發上,劉能強烈建議陸曉採用這個方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