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模擬器

第214章 技術難題

很多人都反應過來,於是大家都開始誇電能好。

噪音小啊,將來還可以靠著太陽能。

可以在天空長期續航!

總之好處多多,陸大佬快點研發吧!大家都等著看你表演呢。

陸曉見大家的樣子,很快明白過來他們的想法了。

他思索一番,也覺得電能好。

只不過要改進的技術有點多,但總比核動力縮小要難度低。

於是點頭道:“大家的想法我知道了,那就暫定為採用電能,設計一款海陸空通用的交通工具,到時候根據這款交通工具可以改成其他動力來源的交通工具。”

“啊,對對對,就是這樣,要是這東西造出來,那可就太好了!”無數人符合出聲。

雙眼中滿是興奮。

陸曉同意了,這是不是意味著陸曉心中有一些把握。

是不是又要閉關。

完全沒問題啊,反正陸曉需要什麼配合他們蓉飛集團絕對沒意見。

上次陸曉閉關雖然不是在蓉飛集團,但因為最開始陸曉是在這邊實驗,大家都清楚內情。

“好,方案敲定了,就是電能作為主要動力,現在我們商討一下有哪些困難,現在的技術有那些不合符方案。”劉真興奮的說道。

陸曉對現在的技術儲備也有一定了解了,陳楊給了不少保密很高的資料。

基地內有什麼特種材料,發動機的功率是多少,j用電池比起民用電池領先多少,這些資料陸曉都心裡有數。

需要知道的是,j用肯定會比民用要高出一代的。

當年網路其實都是j方先使用,隨後才慢慢看放到民用市場。

所以目前儲備的技術,都要比普通人接觸的要強不少。

大疆在秘密基地面前,都是小兒科。

要是他們願意拿出最先進的技術造民用無人機,絕對領先大疆一代或者好幾代。

不過這種事幾乎不可能發生,這都是利器,怎麼可能開放到普通市場。

陸曉的聲波運用,要不是廢了一番功夫做保密,根本就不會開放。

後面就不會出現j察用的裝置還有農業的各種聲波裝置了。

正因為了解所有技術的引數,陸曉才知道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幾乎所有技術都要升級一遍。

他對機械這塊不算特別精通,於是問道:“先不考慮續航,動能等問題,我先問問,你們能造出變形的交通工具嗎?”

劉真沉默片刻,一咬牙道:“能!我們全國有無數專家,只要確定方案,絕對能將變形方案設計出來,只不過方案雖然能設計,但需要解決無數難題,比如材料,肯定是要全新的材料的。”

劉真說的其實是在理論上完成設計,也就是用軟體設計方案。

變形金剛只要大家看到好處,完全能設計出真正能變形的汽車,但這意義不大,沒有多少戰鬥力。

現在只是設計出海陸空都能符合標準的交通工具,那絕對不難。

海陸兩用的東西早有了,那就是坦克。

很多坦克都是可以海陸兩用的,只不過坦克不會潛水,但想要讓坦克潛水其實也能夠實現,密封做好,把潛艇的技術用在坦克上就好。

既然早有相關研究,為什麼以前沒有相關設計出來呢。

難題就在讓交通工具飛起來上。

現在也有水上飛機,讓水上飛機在陸地上跑,也不是難題。

所有的問題,其實就是在動能上,當動能夠大的時候,從海底一樣可以飛起來。

陸曉見大家都表示設計沒問題,便問道:“那現在最困難的地方在哪裡?”

“變形是可以的,我們優先考慮陸地的外觀是汽車或者卡車的造型,等設計的時候會計算體積和動能資料,讓汽車造型的交通工具進入海底,也是沒問題的,只要做好密封處理。”

“難點其實在飛行上,除了飛行,最難的地方,還是起降。”劉真說道。

陸曉倒是有個想法,他說道:“海底飛起來,現在好像也有參照物吧,比如水下發射的導彈呢?”

這裡的人自然是有人懂水下發射的門道的。

於是解釋道:“其實水下發射的導彈並不是真的很深的海底,潛艇發射導彈,需要上浮到十幾米,最多五十米的地方,利用的是氣壓發射,先把導彈彈出去,等導彈突破水面,很快會下降,到時候導彈內部就有感應器感應到。”

“感應器會啟用導彈內部的動力系統,最後其實是火箭的形式,噴射大量物資推動導彈飛向天空。”

現在的超遠攻擊導彈,全都是類似火箭的動力系統。

不然靠著原始動能,那就和幾十上百年前大炮發射差不多了,只能提供初始動力。

“導彈的話,就要用化學能了,我們剛才不是說討論用電能推動嗎?”有人說道。

眾人頓時沉默。

技術有點難,眾人心中大致都有一些概念,就相當於把現在的潛艇改裝成為能夠飛行的裝置。

還是用電能推動。

當然就算技術再難以實現,大家都要去嘗試,技術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推動進步的。

“也許我們可以考慮電能和化學能一起使用,水下的潛艇大部分其實都是電能的,因為電機比較安靜,能夠很好的躲過聲吶。”

“我們可以用混合動力,在發射出海面時,類似於水下導彈,火箭的形式,把交通工具發射出去,然後在空中調整.。”

另一個人聞言皺眉說:“按照這個方案去做,那在地面起飛的時候,動靜可就大了,那也要用類似的方式,在地面發射火箭一樣起飛!”

各種難題出現,讓大家很難去選擇這個方案。

另外水下還有個彈射過程,是不是這種交通工具,還要更大的水下裝置去容納,發射?

於是大家又看向陸曉。

被眾人注視著,陸曉嘆息一聲,說道:“導彈的形式不太好,動靜太大了,不管是海面還是地面起飛,都太顯眼,想想別的方式吧。”

“那就是無人機起飛直升機起飛的形式,速度雖然慢一些,但能保證垂直起降!”有人建議道。

改造這樣的飛行器簡單很多,這就好比讓汽車變形,出現很多螺旋槳,不管是1個兩個還是四個。

總之讓地面的交通工具起飛,是不難的。

至於在海里起飛,自然也不難。

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起降速度不會特別快,飛行的速度也不會很快。

當然這裡都是專家,很快就討論出,比如在飛行的時候也有幾種模式,起降是一種,到了天空後,可以用推進的動力,再完成一次變形,收起螺旋槳,改用戰鬥機類似的動力快速機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