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楚雲飛:機槍陣地左移五米

第434章 強橫無比的重炮叢集,三天兵臨大同

“山城方面可有訊息?”

“沒有.”

二戰區長官司令部,辦公室內。

那個年過半百的老人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很顯然。

在二戰區的視角來看的話。

常瑞元還是在防著閻老西。

亦或者是說在防著楚雲飛。

眼下。

楚雲飛一枝獨秀。

常瑞元甚至找不到能夠與之匹敵的將領。

關麟徵、亦或者是杜聿明均是常瑞元的選擇之一。

只不過,關麟徵的部隊現如今因為湘北大戰的緣故,已經在休整狀態。

五軍則是機械化部隊。

在廣西這種大量山地的地形之中究竟有何表現。

說不好。

常瑞元同樣迫切的需要一些年輕一些、資歷淺一些的黃埔嫡系將領快速崛起。

用於平衡內部。

否則。

現如今脆弱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甚至難以完成對地方軍頭的壓制。

汪兆明正在大張旗鼓的組建偽政府,目前已經出現了不少將領叛逃、乃至官員叛逃的情況了。

而在這之前。

閻老西自認為常瑞元不會繼續大力支援第二戰區,因為對於常瑞元而言。

收復失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內部的穩固,是他的權力。

閻老西在此時也不免生出一種感覺。

那就是望常瑞元不似人君.

提筆揮毫,嘴中輕吟。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閻老西現如今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此時的心境。

那就是憋屈。

外有胡虜,內有匪亂。

山城還有個常瑞元一門心思在搞分而治之。

他孃的,還怎麼玩?

報國無門,壯志未酬,英雄遲暮。

一回頭就能夠看到自己兩鬢的白髮。

閻老西不免在心中嘆了口氣。

蘇聯援華代表團。

西北這幫馬匪都敢扣押。

足足走了三個月沒抵達二戰區。

要不是蘇聯方面過問了這件事情,施加了外交壓力。

常瑞元都不至於派人專程去一趟西北問責這件事情。

楚溪春甚至還得不到絲毫的訊息。

二戰區的總參謀長?

西北這群馬匪壓根就不給面!

傅宜生這個戰區副司令長官。

更是一丁點的訊息都沒收到!

可想而知。

這幫狗孃養的畜生玩意猖狂到了什麼程度。

大勢當前,反攻在即。

維持與蘇聯方面的邊貿、維持雙方的友好合作關係勢在必行。

這群狗孃養的以此為要挾,要求額外增加。

5%的貨品總額作為剿匪費用。

算下來雖然只有四十萬左右的法幣費用。

但足夠的噁心人。

閻老西自然知道這幫蘇聯人為何而來。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閻老西就擔心這幫蘇聯人反應過來。

那麼,楚雲飛所使用的反坦克戰術就賣不出去。

就連楚雲飛自己也清楚。

這裡面沒有多少的技術含量。

沒有多少超越當前時代的東西。

全靠自己的信譽和名聲作為擔保。

蘇聯人確實能學到東西,但不多。

屬於那種雞肋一般的東西。

楚雲飛自己也和閻老西就此事交流過。

蘇聯人能夠付出的代價,其實就是繳獲的波蘭武器裝備庫存。

對於雙方而言,交易的東西都屬於價效比不高,但還算有點用的東西。

“閻長官,剛收到訊息,晉北一線已經於昨日下午二時發起了對當面之敵的進攻。”

閻老西一驚:“比統帥部計劃提前了七天,比我們擬定的作戰計劃提前了三天,為何如此倉促,第五集團軍尚未完成整理,部署到位至少需要十五天的時間。”

“晉北前敵總指揮部給的說法是,趁著敵人尚未完成相應準備,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閻老西回過神來,他當即料想到楚雲飛此舉的目的:“準是因為五戰區的作戰失利,使得楚雲飛懷疑統帥部的冬季攻勢計劃洩露給了日本人。”

“既然戰端已開,傳令下去,各級部隊做好戰鬥保障工作,各地執行原定戒嚴政策,嚴防死守,避免敵偽在我山西地區進行破壞。”

“收攏難民速度也恢復此前正常速度,但做好安置工作,這群老百姓既然願意到山西來,那就絕不能讓他們餓死了!”

“另外,傳令農墾軍團,中斷建設任務,前往晉南等地區維持治安,我擔心日軍方面會從這方面下手。”

“是!”

——

39年,12.24日。

距離晉北大戰僅剩下兩天時間。

楚雲飛在空白的紙張上面,寫下了四個大字。

步炮協同攻擊。

距離晉北前敵總指揮部不足十公里的神武縣外。

一輛輛汽車緩緩駛過。

引擎轟鳴,每一個火炮牽引車輛的後面。

均是一門門粗大無比的炮管。

在陽光的照射之下,炮金屬泛著森森煞氣。

這些便是從美國佬那邊搞過來的大口徑重炮。

155毫米!

都是攻城利器。

在其後方十五公里左右的位置。

挽馬嘶鳴。

一門門105毫米榴彈炮在它們的牽引之下,奔赴前線。

而在後方,是長長的後勤運輸車隊。

宛如一條長龍,綿延十幾公里!

運輸汽車、騾馬、挽馬、馱馬,甚至是驢子,人力!

在這群運輸隊的中央、兩頭。

則是伴隨著進行防空作戰的防空炮兵連。

而他們裝備的。

則是清一色的二十毫米,厄力孔高射機槍。

經過改裝之後的它們,全部都焊接在了卡車的後座之上。

在保持快速機動的同時。

亦能夠維持相應的防空火力。

十二門155毫米口徑的機械化重炮。

十六門105毫米口徑的挽馬牽引式榴彈炮。

四十八門二十毫米厄力孔高射炮!

而這些。

便是此次反攻的底氣,亦是關鍵所在。

現如今楚雲飛麾下的炮兵總體數量,已經全面壓制日軍。

無非就是炮彈數量方面略有不足。

但如果不計算支援火炮和防空火炮的話。

105毫米口徑以上的炮彈也達到了三萬發。

已經完全足夠這場大戰所需了。

桂南會戰的第五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