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火紅年代,冰箱每日重新整理

第75章 75字字珠璣

“比如……”

周炳生似乎講到了興頭上,也或許是陽光明專注的神情和飛速記錄的姿態極大地鼓舞了他,讓他找回了久違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價值感。

他不再猶豫,從自己抽屜裡小心地抽出一份陽光明近期起草的關於安全生產月活動安排的初稿,鋪在桌上,指點著其中幾處:

“小陽,你看這個提法,‘狠抓落實’,力度是夠了,決心也表達出來了,但放到報告開頭的總領句裡,略顯生硬,甚至有點火藥味。

可以換成‘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意思一樣,更符合廠裡一貫的行文習慣,聽起來也更穩妥、更務實。”

他接著指向另一處,“還有這個地方,提到‘個別車間安全意識淡薄’,用詞稍重,定性也過於直接。

改成‘部分車間安全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既點出了問題,又留有餘地,聽起來也更順耳,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牴觸情緒。

你要記住,寫材料,尤其是這種要發下去指導工作的,既要指出問題,更要考慮執行者的感受和接受度……”

他一點一點地分析。

從宏觀結構佈局的合理性,到微觀措辭的精準度與分寸感;

從政策依據的引用是否恰切到位,到具體措施的現實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從如何巧妙引用上級精神提升報告高度,到如何用車間鮮活事例讓報告血肉豐滿……

他將自己幾十年浸淫在浩如煙海的公文堆裡、用無數個日夜和心血磨礪出的深厚功力,毫無保留地、細緻入微地展示出來。

他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用廠裡過去的例項佐證,時而對比不同措辭帶來的微妙差異。

陽光明聽得如痴如醉,頻頻點頭,手中的筆幾乎沒有停過。

他時而凝神思索,提出自己的疑問:“周師傅,那像‘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這種提法,會不會太虛?趙廠長會不會覺得是套話?”

周炳生立刻耐心解答:“虛不虛,關鍵看後面有沒有具體抓手。

如果後面跟著‘修訂完善安全操作規程’、‘強化班組安全日檢查制度’、‘落實責任人考核獎懲’這些實在內容,它就不虛,就是個很好的統領句。

如果後面空空如也,那就是套話,要不得!”

陽光明恍然大悟,趕緊記下。

一老一少,一個傾心相授,彷彿要將畢生所學傾注而出;一個虛心求教,如飢似渴地汲取著寶貴的養分。

他們沉浸在一種純粹而熱烈的、關於“生存智慧”與“職場精要”的交流氛圍裡,時間彷彿都慢了下來。

陽光明心中感慨萬千,對眼前這位“老法師”的敬意油然而生,更添了幾分對他深刻的理解。

周炳生這位看似孤高畫質冷、彷彿只活在故紙堆和文字世界裡的前輩,胸中的溝壑遠比他想象的更深邃、更復雜。

那些被無情歲月、殘酷挫折和刻意沉默所掩埋的才華、洞察力以及對體制規則的深刻理解,在為了回報恩情的強烈驅動下,如同沉睡的火山,重新噴發出驚人而灼熱的光彩!

他不僅是在教技巧,更是在傳授一種在龐大體制機器內安身立命、把握機遇、規避風險的生存智慧和處世哲學。

這份饋贈,厚重如山!

當韓鳴謙沉穩的腳步聲、張玉芹略帶誇張的說笑聲以及李衛東稍顯拖沓的步子,隱約從走廊盡頭傳來時,周炳生才意猶未盡地、略帶倉促地停下話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