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火紅年代,冰箱每日重新整理

第94章 93濃情厚意,殷切期望

陽光明沒有直接踏上那條,通往石庫門弄堂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回家路。

腳步在岔路口微頓,方向一轉,朝著周炳生家所在的那條更深更窄的弄堂走去。

於公於私,他都該去探望一下週家的小寶。

公,周師傅是廠裡的前輩老師傅,更是秘書組的老資格,家裡有“急事”,作為同事晚輩,理應關心;

私,這次代筆的機會,是周師傅以一種近乎“託付”的方式讓出來的。

那份沉甸甸的情誼,像一塊溫熱的石頭,一直壓在他的心口,不去親眼看看小寶的情況,他這顆心怎麼也落不到實處。

只是,這探望的“心意”著實讓他頗費思量。人情世故,分寸拿捏,在物資匱乏的年月,尤其顯得微妙而重要。

前幾天,他剛想法子給周家“調劑”了兩斤救命的奶粉——這在當下,可是真正的金貴東西。

上次周師傅家請客吃飯,他又送了一大包大白兔奶糖,也是稀罕物。

這兩樣東西,實在不宜再頻繁出現,顯得太過刻意,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想到周家為了那兩斤奶粉,肯定沒少貼補本就緊張的糧油票,陽光明心裡更添了幾分不忍。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挎包,裡面空空如也。冰箱空間裡倒是有花生油,金燦燦、香噴噴,絕對是年節才能見到的稀罕物。可這玩意兒拿出來,太過扎眼,來源解釋起來也麻煩,想了想還是算了。

他略一沉吟,便有了主意。

走到一處僻靜無人的死巷深處——這裡堆放著破舊的籮筐和廢棄的煤球渣,終年少有行人。

他警惕地左右張望,確認前後左右連個貓影都沒有,這才凝神靜氣,意念沉入腦海深處那片奇異的、散發著柔和冷白光暈的冰箱空間。

柔和的冷白光暈下,“寶藏”靜置,一樣樣單品任他挑選,他很快就有了選擇。

其中這個年代常見的一些吃食,他已經積攢了兩三天,數量頗為可觀。

四斤用厚實粗糙的黃草紙緊裹成粗壯圓柱狀的幹米線,沉甸甸地透著南方米糧特有的純粹乾燥的清香;

二斤用韌性十足的牛皮紙包得稜角分明、方方正正的核桃仁,顆粒飽滿,外殼完整,散發著堅果特有的、帶著陽光氣息的油潤香氣。

這兩樣東西,分量足,實用性強。

米線是頂好的主食,加點青菜蔥花,就是一頓像樣的飯;核桃仁補腦又營養,尤其適合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

在這個年代,算是既體面、實用,又不會太過招搖扎眼的“禮數”。

最關鍵的是——它們的來源,可以含糊地解釋為“朋友幫忙調劑”或者“家裡勻出來的”,不會引起太大的波瀾。

他將意念包裹的米線和核桃仁取出,沉甸甸的分量瞬間墜手。

他仔細地將它們塞進那個半舊的軍用挎包,原本乾癟的包身立刻變得鼓脹而充實,布料被撐得緊繃繃的。

循著記憶中的路線,陽光明七拐八繞,走進了周炳生家所在的弄堂。

腳下的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光滑,在午後斜陽下泛著溫潤的微光。

空氣裡混合著各家各戶煤球爐燃燒後飄散的煙味、晾曬衣物上肥皂的清新氣息,還有牆角陰溼處苔蘚的淡淡腥氣,共同構成了弄堂生活的獨特底味。

他叩響了那扇熟悉的黑漆木門,門板上的漆皮已經剝落了不少,露出底下深色的木頭紋理。

“誰呀?”裡面傳來周師母略帶沙啞的聲音。

“周師母,阿拉陽光明。”

門“吱呀”一聲開了。

周師母瘦小的身子裹在一件洗得發白、幾乎看不出原本顏色的藍布罩衫裡。

看到門外站著的陽光明,她那張刻滿生活艱辛的臉上瞬間掠過一絲明顯的驚訝,隨即堆滿了熱情又帶著點拘謹的笑容,眼角細密的皺紋都舒展開來:

“哦喲!小陽同志?你怎麼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她一邊側身讓開通道,一邊朝屋裡揚聲喊道,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老周!老周!小陽來了!”

陽光明邁進小小的天井。天井不大,一角放著幾個破舊的瓦盆,種著幾棵蔫蔫的蔥蒜。

他還沒走到客堂間門口,就聽到一陣嬰兒“咯咯咯”的清脆笑聲,中氣十足,帶著小獸般的無邪活力,毫無病態的虛弱感。

他腳步不由得一頓。

只見周炳生正抱著孫子小寶站在客堂間中央。

他微微佝僂著背,佈滿歲月痕跡和老繭的手指,笨拙地、小心翼翼地逗弄著懷裡的孫子。

小寶穿著乾淨的小褂子,小臉蛋紅撲撲的像熟透的蘋果,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轉著。

小胳膊小腿有力地揮舞著,去抓爺爺那根逗弄他的粗糙手指。

嘴裡咿咿呀呀地說著只有他自己懂的語言,精神頭十足,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健康的、蓬勃的生命力。

哪裡有一絲一毫生過大病、驚厥昏迷、需要“住院救命”的樣子?

陽光明心頭猛地一震,如同被重錘擊中!

所有模糊的猜測、心底那一絲不敢深究的疑慮,在這一刻,得到了最直接、最無可辯駁的印證!

一股滾燙的熱流瞬間從心底直衝眼眶,酸澀難當。

他下意識地深吸了一口氣,才勉強壓下喉頭翻湧的、混雜著巨大感動和沉甸甸壓力的複雜情緒。

“周師傅,周師母。”陽光明臉上迅速掛起溫和得體的笑容,彷彿完全沒注意到小寶那過於“生龍活虎”的狀態。

他走進客堂間,將那個沉甸甸的挎包放在靠牆的方桌上,發出輕微的悶響。

“你家裡最近事體多,生活上可能有點緊。

我們家裡正好有多餘的米線,還有些核桃仁,放著也是放著。

我姆媽講,給小寶補補營養也好,給屋裡添點吃食也好,讓我送點過來,一點心意,不要嫌棄。”

他語氣自然流暢,帶著鄰里間串門時常見的隨意和關切,特意強調了“家裡勻出來”和“姆媽讓送的”兩層意思,巧妙地消解了這份禮物的突兀感,彷彿只是尋常的互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