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當神仙

第72章 嬴政梓棺費鮑魚

岐王問的太緊迫,李白甚至聽到對方心頭鼓跳的聲音。

也不可避免的,讓他想到自己的仕途。

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

岐王是當今皇帝的兄弟,睿宗之後,與聖人情誼一向深厚。而且身體抱恙,對修道極有興趣。

為了延長壽命,與皇帝舉薦一個不能科舉的商人之子算什麼?

李白垂下眼睛,漸漸握住桌上的杯盞。

一時不動。

他說:

“大王多慮了。”

李白端起茶盞,仰頭把裡面的茶水一飲而盡。

隨後重新放到桌上。

他笑道。

“神仙之事子虛烏有,白那天不過是大醉了一場,寫寫詩而已。”

“有好詩好酒,人生快意,便有所感。”

二十五歲的李白做出了選擇。

一時之間,目光朗朗如有日月在懷,靜室中人都在瞧這恣意不羈,甚至言辭之間有些不敬的年輕人,半晌挪不開視線。

岐王問:

“真是子虛烏有?”

李白笑道:“我寫的詩是,旁的不知。”

岐王不鬆口,仍問:“襄州真有遇仙一事?”

“白確有聽聞,只是不知真偽了。”李白說,有些神往,“世上要是真有神仙,也是一件妙事。”

岐王:“如何說?”

李白端起茶壺,為自己斟茶,他道:

“世人或為錢財所累,或求官名,或終其一生,為一日二餐果腹,而掙扎求活。天下間,多有不遂人意之事。”

岐王靜聽。

瞧他還能說出什麼。

李白靠坐在憑几上,微微一笑:

“然而道法不同。”

“於白而講,道,如心頭明月。終其一生用來求道,哪怕蹉跎光陰,甚至臨死都在求道路上,也是大妙。”

“求月而死,抱月而終。”

“不亦樂乎?”

“恨不能遇到神仙道法啊!”

其中意氣風發,讓中年人也不禁側目。三水初一兩個弟子更是目不轉睛。

岐王盯著他看了良久,盯著他臉上神往的樣子,確認了真未有過仙遇。才慢慢的,收回視線。

他道:“確實是好詩。”

低聲咳嗽起來。

身旁的侍從連忙遞上帕子,輕輕撫順後背。

內侍隱晦地提醒了一句。

“大王身子不好,觀主和太醫說,不宜牽動心神。”

李白歉意笑笑。

岐王又要用藥了,道觀終究不是方便的地方。

臨走前,王府屬官請中年修士青雲,把那調養法留下。

騎卒護衛們在前開道,岐王左右有打著朱漆團扇、曲蓋的侍女,內侍和王府官員跟隨在身邊,後面是許多隨從。

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

求雲夢山丹藥醫術不成,又得知自己不適宜修道,再聽聞寫出那樣詩作的李白,實際上並未見過神仙。

坐在馬車裡,岐王臉色難看。

內侍低喚了一聲:“大王……”

岐王掀開車簾,回頭遙遙望向那漸遠的道觀。

他心中對於神仙,生出一種渺茫的嚮往。

也不知,古今求仙者。

有幾人見仙,幾人得道?

秦皇死去了,用鮑魚遮掩屍臭。

漢武也未能延壽,太宗服藥而終。

凡人看不見蓬萊、方丈、瀛洲這幾座仙島,等不到徐福尋仙的船舶,只有空空的柏梁臺在那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