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從鏢人開始

第76章 一劍化三清

“此話怎說?”丹陽子忙問。

周巖便將走鏢南下,在襄陽郊外遭遇鐵掌蓮花、清靜散人的一幕言簡意賅的道來。兩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尤其是王處一,唏噓不已,以周小友的性格,不管武功高低,遭遇師妹遇險,都會仗義出手,可倘若沒有自己傳授功法給周小友,對方功夫與日俱進,襄陽救人或許危險萬分也有可能。

這真是“世事翻騰似轉輪,天道何曾負善人。”

丹陽子馬鈺起身,稽禮道:“多謝小友搭救清靜散人。”

周巖忙回禮:“道長折煞在下,比較王道長救命之恩,傳功之德,在下所作所為,何足道哉,況且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我輩本分之事。”

“話雖如此,可小友是在走鏢,一個不慎,招惹了鐵掌幫,倘若遭對方報復,豈不是連累無辜。”

“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

“好一個君子之勇的說辭。”王處一喝彩。

馬鈺聽聞周巖如此說來,越發喜歡其品行,他也不在就周巖營救自己道侶的事情上執著表謝,遂問道:“可如此說來,按照時間,修行全真劍法尚不足百日,怎有數年般的造詣。”

“孫前輩說‘劍者感悟自然,敘以冥想,便是悟劍。悟得真意,劍式變活,反之為死’,在下看全真劍法,古樸拙重,似負嵬前行,一式一山河,又想到了《淮南子》中所言‘橫之而彌於四海,施之無窮而無所朝夕’這樣的話語,心生靈感,在太行山巔悟劍,得其劍意,故而有所小成。”

丹陽子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道侶對小友說的“悟劍篇”還是自己傳授給她的,結果道侶都不曾入這境界,小友卻已經初窺門徑。

王處一問:“小友對《淮南子》亦有所精研?”

“主要還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全真劍法的真意,故而多看些道典,但很多都是不得其意。”

“小友說來聽聽?”

能再次向全真二子求教,機會何等難得。外家功法好理解,但涉及內家心篇,極度晦澀,一字錯意,都有走火入魔危險。

“鉛汞謹收藏。何解?”周巖問。

馬鈺順口答道:“鉛體沉墜,以比腎水,汞性流動,而擬心火。‘鉛汞謹收藏’就是說當固腎水,息心火,修息靜功方得有成。”

周巖汗顏,心道我想的就是元素鉛汞、煉丹。

“金公木母,何解?”

馬鈺笑道:“金公指代人體之精氣,木母則為精神之意。”

……

如此節奏中,周巖不斷求教,全真二子或丹陽子解惑,或者玉陽子回答,諸多全真心法及周巖在其他道典中一知半解的詞彙都被兩人解析開來。

說道盡興處,丹陽子道,“小友隨我到院內。”

周巖不知其意,隨著馬鈺出屋,但見丹陽子到西廂簷下拿了青鋼劍,人到院內,迎立在風雪中,開口道:“這門劍法合和小友所修行全真內功,才叫相得益彰,小友瞧好了。”

丹陽子言落,長劍使將開來,片刻之間,連刺一十八劍,每一劍都是一分為三,刺出時只有一招,手腕抖處,劍招卻分而為三。

周巖看在眼裡面,忽的想起神鵰江湖中曾提及的全真教上乘武功“一劍化三清”劍術。

丹陽子將這門上乘劍術傳授給自己,即是為了答謝營孫不二,也是性情所致。

周巖一念之後,屏氣凝神記憶起來。

拜謝“儒生修士”、“長燁未央”、“浪邢雨”、“三殘”、“花中霧”大大的打賞,感激不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