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裡了。”
“房子很大啊,就住你一個人?”
“我也不算住這裡。女兒放假回來才來這兒,平時出差忙,都住各地酒店裡面。”
“有住固定的酒店嗎?”
“有兩家。這個也需要調查嗎?”
“暫時還不用。這邊的別墅也沒問題。”
“那,房子都沒問題……”
“張先生,還是要你好好回憶,在彩票中獎前你做了些什麼事情。”
“可我真的想不起來,這都五年了……”
“有沒有人特別喜歡您或討厭您呢?”
“呃?你這是什麼意思?”
“如果您什麼都沒做,可能就是你身邊的人做了什麼。詛咒、祈福,都有可能。這樣的人,您知道嗎?”
“我……應該沒有吧?我是說,我老婆,還有家裡人可能祈福的時候會提到我,但我家裡沒有那種特別信佛通道的人,大概就那種,旅遊的時候參觀寺廟,隨便上炷香。這種不會有效果吧?”
“這也未必。”
“啊……那、那怎麼辦?”
“您有聽說那段時間有人去旅遊、參觀寺廟的嗎?”
“沒有,沒有人去旅遊。”
“詛咒呢?你有沒有仇人?”
“我沒有得罪過什麼人。”
“家庭、社會關係方面,我們會繼續調查的。另外,我們會查一查有沒有和您一樣經歷的人。”
“哦,那拜託你們了。”
“不必客氣。”
2010年6月20日,調查委託人交際圈,並未發現可疑目標。
2010年6月22日,調查往年類似事件,暫定目標為民慶市及委託人老家邡水市富商群體137人,其中死者9人:病故4人,車禍2人,自然災害死亡1人,他殺1人,自殺1人。
附:富商名單一份,死亡報告九份。
2010年6月25日,篩查富商名單,找到目標林一凡,於1995年開始經商,1996年一夜暴富,開設私人機械廠,其後不斷擴張。林一凡家人、朋友、下屬員工於1996年起不斷出現死亡案例,直至2003年,林一凡在洛渠江濱江大道跳河自殺,孑然一身,親友盡亡。
附:報紙新聞剪報,林一凡資料一份。
2010年6月26日,聯絡委託人。音訊檔案.v。
“這是我們調查出來的結果。張先生,您是不是認識這個林一凡?”
“不、不認識。我看過他的新聞,那時候,就是03年的時候,報紙上登了不少他的新聞,白手起家,被稱讚是商業天才什麼的,然後英年早逝。而且很可憐……就是你們蒐集的這些報紙,說他家裡人都死光了。我……我是和他一樣了吧?”
“目前看來是這樣。如果您不認識林一凡,也從未和他有過交集,那我們就需要從你們二人的共同點來找了。這是林一凡的生平經歷,您看看有沒有眼熟的內容。”
“唔,這個……嘶——沒有,我是說,除了我們現在都在民慶市,沒什麼重迭的,公司也不在一塊兒……”
“社會關係呢?有沒有什麼人是你們共同的朋友?”
“這個……也沒有。這裡面沒有一個是我認識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