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機神算,洪武求我當國師

第35章 種植番薯遇到的第一個難關!

朱標將眾人細微的表情變化盡收眼底,他端起手邊的茶盞,輕輕啜了一口,放下,目光平靜地掃過眾人:

“諸卿久歷宦海,深諳實務。孤此法,雖力求穩妥,然推行起來,必有難處,今日殿內,皆股肱之臣,孤欲聽肺腑之言,諸位若有疑慮、難處,或更好的章程,但說無妨,議政議政,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殿內再次陷入沉默,良久,司農少卿周楨似乎鼓足了勇氣,小心翼翼地往前挪了半步,躬身道:

“殿下恕罪,微臣……微臣斗膽……斗膽進言。”

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這個少卿身上,帶著審視、好奇,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幸災樂禍,費聚眉頭微皺,似乎不滿下屬的僭越。

朱標目光落在他身上,溫和道:

“周少卿,但講無妨。”

周楨深吸一口氣,頭垂得更低,聲音帶著緊張卻努力清晰:

“殿下,試種之法,乃老成謀國之舉,微臣深以為然。只是……殿下所擇試種之地,京畿皇莊為首……微臣愚見,恐……恐有些不甚妥當之處。”

“哦?何處不妥?”朱標眉梢微挑,語氣聽不出喜怒。

周楨額角見汗,語速不由加快:

“殿下容稟,皇莊田土,雖名義上隸屬內府,然……然其實際管領、耕作、收益,多……多由各宮娘娘之族親、或與勳貴有舊之莊頭把持,其地所出,關係甚重,除供奉宮闈,亦……亦是各傢俬利所繫。”

他不敢說得太直白,點到即止,殿內眾人卻都聽懂了,皇莊背後,盤踞著的是皇親國戚和勳貴們的利益!

周楨繼續道:

“若要在皇莊試種此新物,則需先行說服諸位國戚、勳貴,令其莊頭、佃農,捨棄熟稔之稻麥粟菽,改種此從未操持之番薯,此非更換一株花草,乃關乎一季收成,關乎其切身利祿!殿下試想,若彼輩心中存疑,或陽奉陰違,或暗中阻撓,縱有殿下嚴旨,老農再精,恐……恐亦難盡全功,反生怨懟,有礙殿下推行大計!”

這番話讓眾人眼觀鼻鼻觀心。

光有太子旨意和神糧前景還不夠,那些依附於皇莊的勳戚莊頭們,才是真正落地執行的關鍵,他們可未必願意冒著顆粒無收的風險,拿自己的錢袋子去給朝廷做試驗!

周楨話音方落,工部右侍郎趙絢似乎找到了突破口,立刻出列附和,語氣帶著幾分憂國憂民:

“周少卿所言,老成持重,切中肯綮,殿下,非是臣等不信陛下與殿下之言,不信此物神異。然天下事,知易行難!此物再好,終究是新種,農時不可誤,土地不可欺,萬一……萬一水土不服,或種植之法有差池,導致皇莊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豈非……豈非授人以柄?”

趙絢偷眼覷了下朱標臉色,見太子並無怒色,膽子稍壯,聲音也高了幾分:

“屆時,非但殿下推行新法受阻,恐……恐亦有損陛下識人之明,更有損那獻寶奇人……陳先生之聲譽!臣斗膽,請殿下三思,是否……另擇他處試種?譬如……譬如衛所屯田?或南直隸官田?更能令行禁止,少生掣肘。”

趙絢的話,看似是為殿下、為陛下、為奇人著想,內裡卻直指核心風險!

誰願意承擔試種失敗的責任?

尤其是可能得罪皇親國戚和勳貴的責任?

將試種點挪到更容易掌控的衛所屯田或官田,顯然更安全。

“是啊殿下,趙侍郎所言有理!”

“皇莊牽涉甚廣,穩妥為上!”

“衛所屯田,軍令如山,或更易推行見效…”

殿內響起幾聲低低的附和,目光閃爍,他們並不願捲入可能的風波。

朱標端坐不動,面上依舊平靜如水,內心卻已波瀾起伏。

周楨和趙絢的話中涉及勳戚利益與執行風險,他豈能不知?

朱標緩緩抬眼,掃過方才發言及附和的幾人,最後落在李善長、薛祥、費聚等重臣臉上,李善長垂眸不語,薛祥捻鬚沉思,費聚則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泥塑模樣。

“諸卿所慮……”朱標終於開口,壓下殿內細微的議論。“無非是兩點,其一,皇莊背後勳戚掣肘。其二,試種本身風險難測。”

“周少卿言及勳戚莊頭私利,此乃實情,然,國之大利,豈能讓位於一家一戶之私利?父皇驅除蒙元,再造乾坤,所為何來?乃為天下蒼生免於饑饉凍餒!今有此活命神糧,可解萬民倒懸之苦,可固我大明千秋基業!此乃煌煌大道,堂堂正正,豈能因勳戚之私,便裹足不前,因噎廢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