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機神算,洪武求我當國師

第7章 咱是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

臺上,陳寒對門外動靜恍若未聞,只將手中羽扇指向身後懸掛的一幅巨大絹圖。

圖上繪著一種奇特的植物,藤蔓蜿蜒,葉片心形,根部膨大如紡錘,塊塊相連。

“……此物名薯蕷,或喚番薯、甘薯。耐瘠薄,抗乾旱,不擇地力,沙壤土最佳,深耕一尺二寸,起壟,穀雨前後,擇無病健壯藤苗,剪一尺二寸長段,斜插入土,入土三節,露一節一葉於外,藤苗需倒栽,即梢部入土,根基部朝上……”

廳中一鬚髮皆白模樣的老者眉頭緊鎖,忍不住出言詢問:

“先生,俺世代躬耕,從未聽聞秧苗倒栽之理!更未見過此等奇形怪狀之物!根塊深埋土下?如何採光?豈非違背天時?再者,秧苗倒置,生機何在?”

他這話,引得旁邊幾位年長者也紛紛露出疑惑不解之色。

陳寒神色不變,羽扇輕搖,目光掃過老者,平靜反問:

“王老丈世代耕田,可知尋常稻麥,畝產幾何?”

王老丈道:

“風調雨順,上田稻穀兩石有餘,麥一石半,已是難得!中田下田,更次之。”

陳寒微微頷首,羽扇再次指向絹圖上那膨大的根塊一字一頓:

“此薯蕷,精心侍弄,畝產可達……二十石。”

廳堂內瞬間炸開了鍋!

所有正低頭記錄的夫子、農人、婦人,盡皆猛地抬起頭。

王老丈更是騰地站起,聲音都變了調:

“二……二十石?先生!此話當真?老夫活了七十有二,從未聽聞天下有畝產二十石之糧!”

朱元璋站在廳外簷下陰影處,身形猛地一震!

他雖不通農事,但二十石這個數字如同驚雷在他腦中炸響!

大明朝立國根基,便是糧食!

一畝地,尋常產出不過一石多兩石。

二十石?十倍的產出!

若真有此……他不敢深想,只覺得一股熱血直衝頂門,呼吸都粗重了幾分!

劉伯溫亦是倒吸一口涼氣,緊緊盯著陳寒。

面對滿堂驚駭質疑,陳寒抬手虛按,讓喧譁稍歇。

“王老丈稍安,口說無憑,眼見為實。”他轉向廳堂一角侍立的一個年輕後生,“去取窖藏。”

“是,先生!”那年輕後生應聲快步轉入後堂。

片刻,他吃力地抱著一個木盆返回,盆中赫然是幾個沾著溼泥、紡錘狀的紅皮塊莖,正是絹圖上所繪之物!

廳中眾人目光瞬間聚焦木盆。

陳寒隨手拿起一個,掂了掂,足有成人小臂粗細。

他看向王老丈:

“此薯,去年秋後收於後山向陽坡地,沙壤土,畝施農家肥五車,除草三次,未遇大旱大澇,畝產幾何,李二,你報與大家。”

李二挺直腰板,聲音洪亮,帶著一絲自豪:

“回先生!去年那塊坡地,實收薯蕷一百六十五斤!折算下來,畝產……畝產二十三石有餘!”

“二十三石?”

“?”

廳堂內死寂一片,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死死盯著李二手中那個沉甸甸的紅薯,又看看李二那張篤定的臉,再看看陳寒。

王老丈老眼瞪得滾圓,指著紅薯的手抖得如同風中落葉,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另外幾個年長夫子也僵在原地,臉上血色褪盡,只剩下極度的震撼與茫然。

二十三石,不是傳說!是實打實的收成!

就在這武當後山!

這顛覆了他們一生認知!

朱元璋此刻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又瞬間被一股滾燙的燥熱取代!

二十多石!

若大明遍地種此物……他不敢想!

這是……社稷神器!

陳寒將紅薯放回盆中,拍了拍手上沾的泥星,羽扇再次指向另一個角落掛著的圖,那圖繪著層層疊疊的綠色梯田:

“此物耐瘠薄,山嶺斜坡皆可墾殖,如這般修築梯田,引水灌溉……”

說著,陳寒目光越過眾人,落在門口的劉伯溫身上,羽扇輕搖,聲音清朗:

“劉先生,別來無恙。”

廳內一靜,眾人皆循聲望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